时代变迁下高校音乐的德育功能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5页 |
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1-14页 |
·音乐的德育功能概念界定 | 第11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音乐的德育功能涵义分析 | 第15-21页 |
·音乐的实质 | 第15-16页 |
·音乐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| 第15页 |
·音乐是人的本质的显现 | 第15页 |
·音乐是人感受生活的方式 | 第15-16页 |
·音乐德育功能再探 | 第16-18页 |
·德育内容的承载功能 | 第16页 |
·德育方法的艺术功能 | 第16-17页 |
·德育环境的优化功能 | 第17-18页 |
·德育的实质 | 第18-19页 |
·德育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| 第18页 |
·德育以坚定学生的政治方向为根本 | 第18-19页 |
·德育要求是学生如何做人的基本规范 | 第19页 |
·音乐与德育的相互关系 | 第19-21页 |
·音乐与德育目标的一致性 | 第19页 |
·德育要求是音乐教育的灵魂 | 第19-20页 |
·音乐与德育的互动性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音乐德育功能时代变迁 | 第21-28页 |
·我国古代音乐教化功能的变迁 | 第21-23页 |
·先秦时期音乐教化 | 第21页 |
·唐宋时期音乐教化 | 第21-22页 |
·清朝民国时期音乐教化 | 第22-23页 |
·西方音乐教化功能的变迁 | 第23-25页 |
·古代西方音乐教化 | 第23页 |
·欧洲音乐教化 | 第23-24页 |
·美国音乐教化 | 第24-25页 |
·现代中国音乐德育功能的变迁 | 第25-26页 |
·新中国成立前音乐教化 | 第25页 |
·文革前音乐德育功能的发挥 | 第25页 |
·改革开放时期音乐德育功能的发挥 | 第25-26页 |
·时代变迁对音乐的德育功能影响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时代变迁对音乐德育功能作用环境的影响 | 第26页 |
·时代变迁对音乐要素德育功能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时代变迁对音乐教育受体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音乐价值取向调查与分析 | 第28-34页 |
·当代大学生音乐价值取向调查 | 第28-31页 |
·男生音乐价值取向调查 | 第28-29页 |
·女生音乐价值取向调查 | 第29-30页 |
·音乐专业学生音乐价值取向调查 | 第30-31页 |
·当代大学生音乐价值取向特点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音乐体裁内容取向生活化 | 第31-32页 |
·音乐表达方式取向多样化 | 第32页 |
·音乐环境取向个性化 | 第32页 |
·影响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品位原因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社会多元价值观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外来低品位音乐文化影响 | 第33页 |
·学校应试教育影响 | 第33-34页 |
第五章 对大学生实施音乐教育的原则 | 第34-36页 |
·坚持主旋律引导与多层次需求的统一 | 第34页 |
·坚持娱乐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| 第34-35页 |
·坚持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统一 | 第35-36页 |
第六章 提升当代大学生音乐品位的方法 | 第36-40页 |
·弘扬以爱国为核心内容的主旋律 | 第36-37页 |
·创作适合大学生传唱的爱国主义歌曲 | 第36页 |
·经常开展国歌、国魂、国人的主题教育 | 第36页 |
·引导大学生自编自导自唱爱国歌曲 | 第36-37页 |
·倡导以红歌为主体的演唱风格 | 第37-38页 |
·加强红歌历史的教育 | 第37页 |
·学习红歌歌手的品质 | 第37页 |
·深化红歌精神的理解 | 第37-38页 |
·建立课堂与业余结合的引导体系 | 第38-40页 |
·立足音乐的本质,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审美品位 | 第38页 |
·开好音乐选修课,培养崇尚高尚音乐的学生骨干 | 第38-39页 |
·利用多种教育载体,营造崇尚高尚音乐的文化氛围 | 第39-40页 |
第七章 提升当代大学生音乐品位的途径 | 第40-44页 |
·将高尚音乐教育纳入学生党团活动 | 第40-41页 |
·号召党团员高唱健康向上的歌曲 | 第40页 |
·探索党课与音乐教育的结合途径 | 第40-41页 |
·党团组织广泛开展音乐教育活动 | 第41页 |
·组织演唱高雅音乐的文化社团 | 第41-42页 |
·组织学生民族乐团 | 第41页 |
·组织学生交响乐团 | 第41-42页 |
·组织学生音乐剧团 | 第42页 |
·在服务群众中提高音乐审美品位 | 第42-44页 |
·提高教师音乐品位增强教育示范性 | 第42页 |
·送歌送戏到工厂农村 | 第42-43页 |
·培养大学生音乐骨干,提高服务质量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