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5页 |
·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防腐败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4-18页 |
·背景 | 第14-15页 |
·意义 | 第15-18页 |
·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8-20页 |
·关于科技防腐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·关于科技防腐的模式选择 | 第19页 |
·关于科技防腐的工作载体及其功能设计 | 第19页 |
·关于科技防腐的作用和效果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目的和预期成果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论文创新之处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防腐败的理论依据 | 第25-31页 |
·科技防腐的内涵 | 第25-26页 |
·政治学的防腐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经济学的防腐理论 | 第27-29页 |
·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济南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防腐败工作系统 | 第31-40页 |
·科技防腐系统总体框架 | 第31-33页 |
·科技防腐信息系统 | 第31-32页 |
·科技防腐系统部署结构 | 第32页 |
·科技防腐综合电子监察系统 | 第32-33页 |
·科技防腐的任务措施 | 第33-38页 |
·目标任务 | 第33-36页 |
·路径选择 | 第36-38页 |
·科技防腐的网络运行环境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济南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防腐败的实践析论 | 第40-50页 |
·济南市科技防腐系统建设的前提必要性 | 第40-41页 |
·行政审批事项多、效率低 | 第40页 |
·行政执法过程中自由裁量权大,程序不完善 | 第40页 |
·公共资金使用透明度不高 | 第40-41页 |
·公共资源交易不同程度存在暗箱操作等问题 | 第41页 |
·阳光民生救助资源分布不均衡 | 第41页 |
·济南市科技防腐系统建设的实践成效 | 第41-45页 |
·权力运行规则更加刚性严密 | 第42页 |
·权力运行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| 第42-43页 |
·权力监督更加科学有效 | 第43-44页 |
·积极推动了高效政府建设 | 第44-45页 |
·济南市科技防腐系统运行中呈现出来的新问题 | 第45-48页 |
·没有集中统一的网络环境 | 第45页 |
·科技防腐系统应用水平不高 | 第45-47页 |
·体制制度没有完全理顺 | 第47页 |
·系统监察考核体系不健全 | 第47-48页 |
·科技防腐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8-50页 |
第5章 济南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防腐败的思考与建议 | 第50-63页 |
·健全完善科技防腐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| 第50-52页 |
·总体思路 | 第50-51页 |
·工作原则 | 第51-52页 |
·健全完善科技防腐业务流程的硬件系统和制度体系 | 第52-54页 |
·健全完善科技防腐的网络硬件系统 | 第52页 |
·健全完善科技防腐的人力执行体系 | 第52-53页 |
·健全完善科技防腐的制度体系 | 第53-54页 |
·健全完善科技防腐的监督监察体系 | 第54页 |
·健全完善科技防腐业务流程的过程和方法 | 第54-63页 |
·流程再造主要步骤 | 第55-56页 |
·流程设计方法 | 第56-59页 |
·流程整合优化方法 | 第59-63页 |
结束语 | 第63-64页 |
附录 | 第64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