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5页 |
缩略词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32页 |
·海洋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| 第17-22页 |
·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传统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8-22页 |
·细菌新物种的分类鉴定 | 第22-29页 |
·细菌新种的命名 | 第23页 |
·细菌的分类 | 第23-24页 |
·细菌分类鉴定的方法 | 第24-29页 |
·海洋动植物共附生微生物 | 第29-30页 |
·共附生微生物 | 第29页 |
·柄海鞘、海胆简介 | 第29-30页 |
·本论文研究的立项依据 | 第30-32页 |
第二章 柄海鞘,海胆可培养共附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| 第32-46页 |
引言 | 第32页 |
·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| 第32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3-35页 |
·样品采集 | 第33-34页 |
·样品处理及菌株分离 | 第34页 |
·菌株的分离纯化与保藏 | 第34页 |
·细菌的培养特征观察 | 第34页 |
·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1页 |
·细菌的分离及形态特征 | 第35-36页 |
·柄海鞘可培养微生物类群的多样性 | 第36-38页 |
·海胆可培养微生物类群的多样性 | 第38-41页 |
·讨论 | 第41-46页 |
第三章 海洋新菌种—海胆需盐杆菌(Salegentibacter echinorum)HD4的鉴定 | 第46-61页 |
引言 | 第4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6-47页 |
·材料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菌株及来源 | 第4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7-53页 |
·菌株HD4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菌株表型特征鉴定 | 第50页 |
·菌株生理生化鉴定 | 第50-52页 |
·菌株API快速鉴定系统 | 第52页 |
·脂肪酸含量分析 | 第52页 |
·DNA(G+C)mol%含量测定 | 第52-5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7页 |
·菌株HD4形态特征 | 第53-54页 |
·菌株HD4生理生化特征 | 第54-55页 |
·菌株HD4脂肪酸含量 | 第55页 |
·菌株HD4 DNA(G+C)mol%含量 | 第55-57页 |
·菌株HD4 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及分析 | 第57页 |
·讨论 | 第57-61页 |
第四章 海洋细菌奈尔氏菌属Neiella marinum J221的鉴定 | 第61-70页 |
引言 | 第6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61页 |
·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| 第61页 |
·实验菌株及来源 | 第6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1-62页 |
·菌株J221 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 | 第61-62页 |
·菌株形态特征鉴定 | 第62页 |
·菌株基本生理生化鉴定 | 第62页 |
·API鉴定系统 | 第62页 |
·脂肪酸含量测定 | 第62页 |
·DNA(G+C)mol%含量测定 | 第6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2-67页 |
·菌株J221形态特征 | 第63页 |
·菌株J221生理生化特征 | 第63-64页 |
·菌株J221脂肪酸分析 | 第64页 |
·菌株J221 DNA(G+C)mol%含量 | 第64-66页 |
·菌株J221 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及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奈尔氏菌属Neiella新属的描述 | 第67页 |
·讨论 | 第67-70页 |
第五章 海洋放线菌新种黄色弯曲杆菌Flaviflexus huanghaiensis H5~T的鉴定 | 第70-79页 |
引言 | 第7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70页 |
·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| 第70页 |
·实验菌株及来源 | 第7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0-72页 |
·实验菌株16S rDNA序列测定 | 第70-71页 |
·菌株形态特征鉴定 | 第71页 |
·菌株经典生理生化鉴定 | 第71页 |
·API鉴定系统 | 第71页 |
·脂肪酸含量测定 | 第71页 |
·菌株H5 DNA(G+C)mol%含量测定 | 第71页 |
·醌和极性脂分析 | 第71-7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2-76页 |
·菌株H5 表型特征 | 第72页 |
·菌株H5 生理生化特征 | 第72-74页 |
·菌株H5 脂肪酸含量分析 | 第74页 |
·菌株H5 DNA(G+C)mol%含量分析 | 第74页 |
·菌株H5 醌类型及极性脂分析 | 第74-75页 |
·菌株H5 16S rDNA测序结果及分析 | 第75-76页 |
·黄色弯曲杆菌属Flaviflexus新属的描述 | 第76页 |
·讨论 | 第76-79页 |
小结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8-89页 |
附件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