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--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--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论文

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学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0页
 一、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二、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2-18页
  (一) 国外面源污染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第12-15页
  (二) 国内面源污染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第15-18页
 三、选题的意义第18-19页
 四、论文的创新点第19-20页
第二章 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特征分析第20-29页
 一、农业面源污染的概述第20-23页
  (一) 农业面源污染的内涵与特点第20-21页
  (二) 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第21-23页
 二、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第23-28页
  (一) 化肥农药投入污染现状第23-25页
  (二) 水土流失后的污染现状第25-26页
  (三) 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第26页
  (四) 全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第26-28页
 三、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异特征第28-29页
第三章 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经济学根源第29-36页
 一、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市场机制失灵根源第29-31页
  (一) 农业生产者的有限理性第29-30页
  (二) 农业环境资源的准公共性第30页
  (三) 农业面源污染的负外部性第30-31页
  (四)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正外部性第31页
  (五) 农业环境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第31页
 二、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失灵根源第31-32页
  (一) 农业政策方面的失灵第31-32页
  (二) 农业环境政策方面的失灵第32页
 三、双重失灵下的农户破坏环境的行为第32-33页
  (一) 农户将环境污染的成本负外部化的过程分析第32页
  (二) 农户利用资源的低效性行为分析第32-33页
 四、缓解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农户行为第33-36页
  (一) 农户在面源污染控制中的重要性第33-34页
  (二) 农户经营行为的特点分析第34-36页
第四章 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关系的实证检验第36-40页
 一、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第36页
 二、单位根检验和线性回归第36-39页
 三、对计量检验结果的分析第39-40页
第五章 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政策的演变及问题第40-46页
 一、农业面源污染管理演变第40-41页
  (一) 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管理的萌芽阶段:20 世纪80 年代第40页
  (二) 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政策的发展阶段:20 世纪90 年代中前期第40页
  (三)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全面推动:20 世纪90 年代后期第40-41页
 二、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中存在问题分析第41-44页
  (一) 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机构缺位第41-42页
  (二) 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手段单一第42页
  (三) 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模式失效第42页
  (四) 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权益不当第42-43页
  (五) 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投入不足第43页
  (六) 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科技支撑体系供给缺乏第43页
  (七) 农业面源污染管控项目支撑体系扶持弱化第43-44页
  (八) 农业面源污染公众参与力度不够第44页
 三、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体系的关键问题辨析第44-46页
  (一) “共同负担为主,污染者负担为辅”的财政负担规则第44-45页
  (二) “以经济激励为主,行政管制为辅”的管控方式第45页
  (三) “环境补偿占主导、环境税费为辅助”的管控手段第45页
  (四) “以源头治理为主,末端治理为辅”的管控模式第45-46页
第六章 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手段第46-52页
 一、使用税费手段第46-47页
  (一) 采用税费手段须具有针对性第46页
  (二) 税费手段的具体形式第46-47页
 二、使用补贴政策第47-48页
  (一) 对采用亲环境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补贴第47页
  (二) 对绿色农产品生产的补贴第47-48页
  (三) 对大型生态保护工程的补贴第48页
 三、使用押金一退款手段第48-49页
  (一) 押金返还制度的原理第48页
  (二) 押金返还制度有其适用的范围第48-49页
  (三) 执行押金返还制度的关键第49页
 四、使用排污权交易第49-52页
  (一) 点源与农业面源之间的交易第50页
  (二) 农业面源与面源之间彼此交易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附录A 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跨界流域的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
下一篇:纳米金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