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自白任意性标准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一、任意自白的形式化倾向 | 第10-14页 |
(一) 我国任意自白的实质化倾向 | 第10-12页 |
(二) 形式化查证的合理性 | 第12-14页 |
二、形式化查证的类型 | 第14-22页 |
(一) 严格的形式化查证 | 第14-16页 |
(二) 一般形式化查证 | 第16-19页 |
1、诉讼告知 | 第16-17页 |
2、同步录音录像 | 第17-18页 |
3、其他程序保障规则 | 第18-19页 |
(三) 分析与借鉴 | 第19-22页 |
三、任意自白制度之权利条件 | 第22-32页 |
(一) 不自证其罪原则的确立 | 第22-25页 |
(二) 合理可行的沉默权规则 | 第25-28页 |
(三) 翻供权 | 第28-30页 |
(四) 鼓励供述的机制 | 第30-32页 |
四、我国自白任意性标准的构建 | 第32-45页 |
(一) 自白的概念 | 第32-35页 |
(二) 任意自白的程序保障 | 第35-37页 |
1、诉讼告知 | 第35页 |
2、同步录音录像规定 | 第35-36页 |
3、超期羁押 | 第36-37页 |
(三) 自白的任意性证明 | 第37-42页 |
1、刑讯逼供的绝对禁止 | 第37-39页 |
2、利诱:鼓励与禁止 | 第39-40页 |
3、欺骗:伦理、法律与禁忌 | 第40-41页 |
4、其他不正当讯问手段 | 第41-42页 |
(四) 证明责任 | 第42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49-50页 |
后记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