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车被动安全性评价及碰撞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0页 |
·引言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6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主要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汽车安全碰撞试验法规和方法 | 第20-31页 |
·汽车碰撞安全性问题概述 | 第20页 |
·汽车碰撞试验法规 | 第20-26页 |
·正面碰撞试验法规及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侧面碰撞试验法规及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追尾碰撞试验法规和方法 | 第24页 |
·动态翻滚试验法规和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其它的汽车碰撞试验法规和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碰撞试验假人 | 第26-27页 |
·我国汽车碰撞标准技术的发展 | 第27-29页 |
·汽车碰撞仿真技术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客车被动安全性评价方法 | 第31-39页 |
·我国客车车型分类情况 | 第31-32页 |
·我国客车安全标准的现状和要求 | 第32-33页 |
·人体伤害评价 | 第33-34页 |
·客车的全承载车身技术与被动安全性 | 第34-35页 |
·客车被动安全性评价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客车被动安全性评价方法中的试验研究 | 第35-36页 |
·客车被动安全性评价方法中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| 第36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客车碰撞数值模拟的有限元理论与算法 | 第39-57页 |
·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| 第39页 |
·碰撞数值模拟的有限元理论 | 第39-41页 |
·显式动力分析的特点 | 第41-42页 |
·碰撞数值模拟的有限元软件 | 第42-44页 |
·ANSYS/LS-DYNA简介 | 第42-43页 |
·LS-DYNA的前后处理 | 第43页 |
·LS-DYNA输入数据格式 | 第43-44页 |
·非线性有限元控制方程 | 第44-47页 |
·运动方程 | 第44-45页 |
·动量守恒方程 | 第45页 |
·质量守恒方程 | 第45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45-46页 |
·能量守恒方程 | 第46-47页 |
·时间积分算法和步长控制 | 第47-50页 |
·显式积分算法的基本方程 | 第47-48页 |
·显式积分算法的时步控制 | 第48-50页 |
·沙漏特征及控制途径 | 第50页 |
·接触算法 | 第50-52页 |
·客车碰撞模拟的结构单元 | 第52-54页 |
·材料的特性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客车侧翻碰撞试验及仿真模拟 | 第57-76页 |
·客车侧翻试验方法 | 第57-60页 |
·侧翻试验条件和步骤 | 第57-59页 |
·生存空间 | 第59-60页 |
·技术要求 | 第60页 |
·客车侧翻实车试验 | 第60-63页 |
·试验目的 | 第61页 |
·试验依据 | 第61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61页 |
·试验场地及时间 | 第61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61-63页 |
·客车侧翻模拟仿真 | 第63-66页 |
·模型处理的一般方法 | 第63-64页 |
·材料特性 | 第64-65页 |
·接触定义 | 第65页 |
·部件连接 | 第65页 |
·时间步长控制 | 第65-66页 |
·某型8m客车侧翻模拟仿真 | 第66-68页 |
·某型12m客车侧翻模拟仿真 | 第68-74页 |
·有限元碰撞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68-70页 |
·12m客车侧翻模拟仿真结果 | 第70-72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评价 | 第72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76-77页 |
·不足与建议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