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“教唆词讼”律文及其在司法中的适用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| 第7-9页 |
一、研究对象 | 第7-8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一、国内学者的研究 | 第9-10页 |
二、国外学者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"教唆词讼"条的沿革 | 第11-16页 |
第一节 《唐律疏议》中的规定 | 第11-14页 |
一、为人作辞碟加状 | 第11-12页 |
二、教令人告事虚 | 第12-14页 |
第二节 《大明律例》中的规定 | 第14-16页 |
第三章 清代法律中的规定 | 第16-30页 |
第一节 大清律典中的规定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大清例中的规定及变化 | 第17-30页 |
一、雍正修例 | 第18-22页 |
二、乾隆修例 | 第22-28页 |
三、嘉庆修例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清代司法档案中的"教唆词讼"案及分析 | 第30-44页 |
第一节 教唆词讼者的认定 | 第33-40页 |
一、敛财包讼 | 第33-34页 |
二、代写呈词 | 第34-36页 |
三、教唆诬告 | 第36-38页 |
四、教唆京控 | 第38-40页 |
第二节 教唆者所适用的刑罚 | 第40-44页 |
一、清代的刑罚体系 | 第40-42页 |
二、清代教唆词讼者所适用刑罚 | 第42-44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