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绪言 | 第8-12页 |
·选题的缘由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和目的 | 第10页 |
·研究方法和内容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诉讼调解中的信任机理 | 第12-21页 |
·诉讼调解与信任的关系 | 第12-15页 |
·信任的学理分析 | 第12-14页 |
·诉讼调解的目的 | 第14页 |
·信任——诉讼调解的基础和前提 | 第14-15页 |
·信任在诉讼调解中的价值 | 第15-17页 |
·信任在诉讼调解中的功能 | 第17-18页 |
·诉讼调解信任的特性 | 第18-19页 |
·信任在诉讼调解不同阶段的体现 | 第19-21页 |
·调解前的信任 | 第19-20页 |
·调解中的信任 | 第20页 |
·调解后的信任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诉讼调解中面临的信任危机 | 第21-28页 |
·我国当前诉讼调解面临的问题 | 第21-23页 |
·诉讼调解中信任缺失及其具体表现 | 第23-25页 |
·当事人信任缺失 | 第23-24页 |
·调解人信任缺失 | 第24页 |
·其他诉讼调解参与人信任缺失 | 第24-25页 |
·诉讼调解中信任缺失的危害 | 第25页 |
·诉讼调解中信任缺失的原因 | 第25-28页 |
·传统信任模式的局限 | 第26页 |
·社会转型的冲击 | 第26页 |
·制度缺失 | 第26-27页 |
·司法公信力下降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诉讼调解信任机制的内容设计及特点 | 第28-33页 |
·诉讼调解信任机制的基本内容 | 第28-31页 |
·前提性信任——纠纷当事人之间的信任 | 第28页 |
·核心性信任——纠纷当事人、其他参与人对调解机构及调解人的信任 | 第28-29页 |
·扩展性信任——纠纷当事人对其他参与人的信任 | 第29-30页 |
·承接性信任—调解机构(法院)之间的信任 | 第30-31页 |
·诉讼调解信任机制的运作特点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诉讼调解信任的保证 | 第33-39页 |
·保证诉讼调解信任的意义 | 第33页 |
·保证诉讼调解信任的有利条件 | 第33-34页 |
·我国传统文化中信任理念源远流长 | 第33-34页 |
·日益完善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| 第34页 |
·不断提高的国民素质 | 第34页 |
·保证诉讼调解信任的基本路径 | 第34-39页 |
·规范程序,制定相应程序法 | 第34-36页 |
·创建诉讼调解员制度 | 第36页 |
·建立诉讼信用制度 | 第36-37页 |
·完善司法体制,提高司法公信力 | 第37-38页 |
·加强诚信教育,提升社会信任 | 第38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