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| 第8页 |
·形状匹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·本论文的结构与内容组织 | 第10-11页 |
第2章 形状匹配技术研究概述 | 第11-24页 |
·引言 | 第11-12页 |
·形状描述方法 | 第12-21页 |
·基于轮廓的描述符 | 第12-17页 |
·基于区域的描述符 | 第17-21页 |
·相似性度量准则 | 第21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基于子矩阵和同心圆的轮廓曲线描述与匹配算法 | 第24-37页 |
·引言 | 第24-26页 |
·基于子矩阵的粗略匹配方法 | 第26-30页 |
·轮廓曲线的提取及预处理 | 第26页 |
·归一化角点距离矩阵 | 第26-27页 |
·子矩阵匹配 | 第27-28页 |
·子矩阵匹配后的扩展 | 第28-30页 |
·基于同心圆划分的曲线描述与精确匹配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曲线描述 | 第30-31页 |
·精确匹配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6页 |
·实验 | 第32-34页 |
·实验 | 第34-36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6页 |
·计算复杂度分析 | 第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基于多尺度距离聚合向量的形状匹配 | 第37-53页 |
·引言 | 第37-38页 |
·距离直方图和距离聚合向量的不足 | 第38-41页 |
·不同的形状具有相同的描述子 | 第38-40页 |
·抗噪性能的不足 | 第40-41页 |
·多尺度距离聚合向量形状描述符的构造 | 第41-46页 |
·轮廓曲线的进化 | 第41-43页 |
·多尺度距离聚合向量的实现步骤 | 第43-46页 |
·相似性度量 | 第46-47页 |
·算法性能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旋转变化下的算法性能 | 第47页 |
·缩放变换的算法性能 | 第47-48页 |
·算法的抗噪性 | 第48-49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实验 | 第49-50页 |
·实验 | 第50-51页 |
·实验总结 | 第51页 |
·检索时间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·本文工作总结和创新点 | 第53-54页 |
·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