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岗油田大208区块黑帝庙油层精细油藏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5页 |
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| 第15-19页 |
·研究区构造概况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区沉积概况 | 第16-17页 |
·油藏地质概况 | 第17页 |
·油藏开发概况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小层精细对比和划分 | 第19-27页 |
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 | 第19-21页 |
·基准面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| 第19-20页 |
·基准面旋回等时对比 | 第20页 |
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优点 | 第20-21页 |
·大 208 区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学研究 | 第21页 |
·大 208 区黑帝庙油层的细分、对比 | 第21-25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1-22页 |
·对比标志层 | 第22-24页 |
·单砂体划分与对比 | 第24-25页 |
·对比结果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沉积相及砂体分布特征 | 第27-39页 |
·沉积相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取芯井沉积微相研究 | 第28-32页 |
·岩相类型 | 第28-29页 |
·粒度特征 | 第29-30页 |
·单井相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沉积微相剖面演化 | 第32-36页 |
·测井相分析 | 第32页 |
·沉积微相的划分及特征 | 第32-34页 |
·连井相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规律和纵向组合特征 | 第36-37页 |
·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规律 | 第36-37页 |
·沉积微相纵向组合特征 | 第37页 |
·沉积模式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| 第39-44页 |
·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| 第39-42页 |
·隔夹层识别方法 | 第39页 |
·隔层识别 | 第39-40页 |
·夹层识别 | 第40-42页 |
·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| 第42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详细摘要 | 第50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