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P2P覆盖网拓扑结构及节点合作保障机制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插图索引 | 第11-13页 |
| 附表索引 | 第13-14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6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4-16页 |
| ·移动P2P网络概述 | 第16-19页 |
| ·移动P2P网络定义及特点 | 第16-17页 |
| ·移动P2P覆盖网拓扑结构 | 第17-19页 |
| ·合作相关知识概述 | 第19-22页 |
| ·节点合作行为 | 第19-20页 |
| ·影响群体合作的因素 | 第20-21页 |
| ·强互惠行为 | 第21-22页 |
| ·本文工作和主要贡献 | 第22-24页 |
| ·论文组织结构 | 第24-26页 |
| 第二章 相关研究 | 第26-33页 |
| ·覆盖网拓扑结构研究 | 第26-28页 |
| ·针对节点不合作行为的相关机制研究 | 第28-32页 |
| ·激励机制 | 第28-30页 |
| ·基于博弈思想促进节点合作的研究 | 第30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三章 基于信息交互的3D结构移动P2P覆盖网 | 第33-55页 |
| ·引言 | 第33-34页 |
| ·相关工作 | 第34-37页 |
| ·基于网状的P2P覆盖网vs.MP2P | 第34-35页 |
| ·树型P2P覆盖网vs.MP2P | 第35-37页 |
| ·覆盖网拓扑结构的形成 | 第37-47页 |
| ·自治域的划分和规模的确定 | 第37-41页 |
| ·信息中心节点的选择和更新 | 第41-43页 |
| ·覆盖网整体逻辑拓扑结构的设计 | 第43-47页 |
| ·性能分析 | 第47-54页 |
| ·可扩展性 | 第47-50页 |
| ·容错性 | 第50-52页 |
| ·稳定性 | 第52-5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第四章 促进节点合作行为的惩罚培育机制 | 第55-71页 |
| ·引言 | 第55-56页 |
| ·相关研究 | 第56-58页 |
| ·惩罚培育思想的来源 | 第58-59页 |
| ·保障节点合作的惩罚培育过程 | 第59-66页 |
| ·节点行为判别机制 | 第59-64页 |
| ·节点不合作行为的惩罚 | 第64-66页 |
| ·性能分析 | 第66-70页 |
| ·系统效率 | 第66-68页 |
| ·系统维护损耗 | 第68-70页 |
| ·本章小节 | 第70-71页 |
| 第五章 基于利他惩罚的节点合作保障机制 | 第71-87页 |
| ·引言 | 第71-72页 |
| ·相关工作 | 第72-73页 |
| ·理论依据 | 第73-74页 |
| ·基于利他惩罚的节点合作保障机制 | 第74-80页 |
| ·基本假设 | 第75-76页 |
| ·相关参数定义 | 第76页 |
| ·利他惩罚机制 | 第76-80页 |
| ·性能分析 | 第80-86页 |
| ·系统中各类型节点的比例 | 第81-82页 |
| ·系统不合作水平 | 第82-83页 |
| ·系统收益 | 第83-84页 |
| ·系统中被惩罚节点的比例 | 第84-85页 |
| ·被惩罚节点选择合作行为重新加入的比例 | 第85-8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| 第六章 培育节点合作行为扩展的相关机制 | 第87-109页 |
| ·引言 | 第87页 |
| ·相关理论 | 第87-90页 |
| ·三种机制对利他惩罚节点的影响 | 第90-98页 |
| ·问题描述 | 第90-92页 |
| ·被惩罚损耗s对利他惩罚节点的影响 | 第92-94页 |
| ·惩罚成本c_p对利他惩罚节点的影响 | 第94-98页 |
| ·利他惩罚节点对系统合作行为扩展的影响 | 第98-105页 |
| ·性能分析 | 第105-10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8-109页 |
| 第七章 总结与下一步工作 | 第109-112页 |
| ·总结 | 第109-111页 |
| ·下一步工作 | 第111-11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2-125页 |
| 致谢 | 第125-127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127-1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