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素SCR系统OBD功能的开发和应用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8-19页 |
| ·选择性催化还原(SCR)后处理技术 | 第8-12页 |
| ·尿素 SCR 后处理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| 第8-10页 |
| ·SCR 后处理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·车载诊断(OBD)的发展 | 第12-15页 |
| ·OBD 简介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重型车 OBD 的发展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任务 | 第15-19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5-18页 |
| ·主要研究任务 | 第18-19页 |
| 第2章 SCR 系统 OBD 功能分析与总体设计 | 第19-24页 |
| ·功能分析 | 第19-22页 |
| ·法规要求 | 第19-21页 |
| ·系统分析 | 第21-22页 |
| ·总体设计 | 第22-24页 |
| 第3章 SCR 系统 OBD 功能模块软件设计 | 第24-62页 |
| ·故障诊断模块软件设计 | 第24-43页 |
| ·传感器诊断模块设计 | 第25-31页 |
| ·Adblue 诊断模块设计 | 第31-34页 |
| ·NO_x 诊断模块设计 | 第34-37页 |
| ·计量泵诊断模块设计 | 第37页 |
| ·催化剂诊断模块设计 | 第37-40页 |
| ·通讯诊断模块设计 | 第40-42页 |
| ·MCU 自诊断模块设计 | 第42-43页 |
| ·故障响应模块软件设计 | 第43-50页 |
| ·MIL 状态控制模块设计 | 第43-45页 |
| ·转矩限制信号模块设计 | 第45-46页 |
| ·故障信息存储模块设计 | 第46-50页 |
| ·还原剂低液位报警模块设计 | 第50页 |
| ·通讯模块软件设计 | 第50-61页 |
| ·通讯模式总体框架设计 | 第50-51页 |
| ·通讯 ID 格式和参数组编号(PGN) | 第51-52页 |
| ·故障码(DTC)格式 | 第52-53页 |
| ·多包发送模式 | 第53-55页 |
| ·故障信息(DM)格式 | 第55-58页 |
| ·通讯功能模块实现 | 第58-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4章 诊断标定软件设计 | 第62-69页 |
| ·总体设计 | 第62-63页 |
| ·诊断通讯功能设计 | 第63-66页 |
| ·标定维护功能设计 | 第66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第5章 SCR 系统 OBD 功能试验验证 | 第69-85页 |
| ·硬件在环试验验证 | 第69-78页 |
| ·硬件在环试验平台架构 | 第69-72页 |
| ·传感器诊断功能验证 | 第72-74页 |
| ·NO_x 控制诊断功能验证 | 第74-75页 |
| ·计量泵诊断功能验证 | 第75-76页 |
| ·Adblue 控制诊断功能验证 | 第76-77页 |
| ·通讯诊断功能验证 | 第77-78页 |
| ·台架试验验证 | 第78-84页 |
| ·发动机台架试验平台架构 | 第78-80页 |
| ·系统 OBD 功能综合验证 | 第80-81页 |
| ·NO_x 诊断功能验证 | 第81-83页 |
| ·催化剂诊断功能验证 | 第83-8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| 第6章 结论 | 第85-87页 |
| ·总结 | 第85-86页 |
| ·进一步工作 | 第86-8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7-89页 |
| 致谢 | 第89-90页 |
| 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