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前言 | 第9-11页 |
一、司法鉴定结论的概述 | 第11-15页 |
(一)鉴定结论的概念 | 第11页 |
(二)鉴定结论的特点 | 第11-13页 |
1、鉴定结论的法律性 | 第11-12页 |
2、鉴定结论的科学性 | 第12页 |
3、鉴定结论的"意见性" | 第12-13页 |
4、鉴定结论的专业性 | 第13页 |
(三)鉴定结论的分类 | 第13-15页 |
二、鉴定结论在侦查阶段的适用 | 第15-18页 |
(一)鉴定结论对于侦查机关的重要作用 | 第15页 |
(二)我国侦查阶段鉴定制度的缺陷及其对鉴定结论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1、鉴定机构的不中立 | 第15页 |
2、当事人权利的缺失 | 第15-16页 |
3、对侦查阶段司法鉴定缺乏监督 | 第16页 |
(三)国外相关制度的介绍 | 第16-17页 |
1、警察机关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置 | 第16-17页 |
2、司法鉴定的启动程序 | 第17页 |
3、对鉴定过程的监督 | 第17页 |
(四)我国侦查阶段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 | 第17-18页 |
1、赋予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以初次鉴定的申请权 | 第17-18页 |
2、侦查机关司法鉴定的公开化 | 第18页 |
三、鉴定结论在审查起诉阶段的适用 | 第18-20页 |
(一)鉴定结论对于检察机关的作用 | 第18-19页 |
(二)检察机关对鉴定结论的审查 | 第19-20页 |
1、对侦查机关移送的鉴定结论的程序审查 | 第19-20页 |
2、对鉴定结论的实质审查 | 第20页 |
四、鉴定结论在刑事审判阶段的适用 | 第20-46页 |
(一)鉴定结论对于法官的作用 | 第20页 |
(二)刑事鉴定结论的质证 | 第20-35页 |
1、鉴定结论质证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2、鉴定结论质证的主体 | 第21-22页 |
3、鉴定结论质证的内容 | 第22-23页 |
4、鉴定结论质证的意义 | 第23-25页 |
5、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质证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7页 |
6、两大法系鉴定结论质证模式的比较 | 第27-29页 |
7、我国刑事鉴定结论质证程序的完善 | 第29-35页 |
(三)刑事审判中鉴定结论的认证 | 第35-46页 |
1、鉴定结论认证的概念 | 第35页 |
2、鉴定结论认证的构成要素 | 第35-36页 |
3、鉴定结论认证的方式 | 第36-38页 |
4、两大法系鉴定结论认证制度研究 | 第38-41页 |
5、我国刑事鉴定结论认证方面存在的不足 | 第41-42页 |
6、我国刑事鉴定结论认证制度的完善 | 第42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后记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