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视辞格论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7-14页 |
(一) 研究对象与目的 | 第7页 |
(二) 研究综述及评价 | 第7-14页 |
1、图像的修辞学 | 第8-9页 |
2、电影第一符号学与电影修辞研究 | 第9-10页 |
3、第二结构主义与电影修辞研究 | 第10-14页 |
一、影视辞格的概念及其特征 | 第14-18页 |
(一) 影视辞格概述 | 第14-15页 |
(二) 影视辞格的特征 | 第15-18页 |
二、影视辞格的梳理和分类 | 第18-21页 |
(一) 对几种分类方法的批判 | 第18页 |
(二) 从影视辞格的特定结构进行分类 | 第18-21页 |
三、几种重要的影视辞格——功能与审美特征 | 第21-29页 |
(一) 换喻 | 第21-23页 |
图1、图2 | 第22页 |
图3图4 | 第22页 |
图5、图7 | 第22-23页 |
(二) 隐喻 | 第23-24页 |
(三) 叠印 | 第24-25页 |
(四) 易境 | 第25-26页 |
(五) 重复 | 第26-27页 |
(六) 蕴意 | 第27-29页 |
四、影视辞格与修辞语境 | 第29-34页 |
(一) 影视辞格与导演风格 | 第29-30页 |
(二) 影视辞格与市场语境 | 第30-31页 |
(三) 影视辞格与意识形态 | 第31-34页 |
五、影视辞格的结构学意义 | 第34-36页 |
六、模式与方法——影视作品的修辞分析 | 第36-44页 |
(一) 影片的修辞意图 | 第36-37页 |
(二) 影片的修辞策略与修辞建构 | 第37-42页 |
(三) 影视作品中的影视辞格 | 第42页 |
(四) 影片的风格 | 第42-44页 |
七、电影《红高粱》的修辞解读 | 第44-50页 |
(一) 影片《红高粱》的修辞意图 | 第44-45页 |
(二) 影片《红高粱》的修辞策略和修辞建构 | 第45页 |
(三) 影片《红高粱》中的辞格及其审美特征 | 第45-49页 |
1、对照 | 第45-46页 |
2、重复辞格 | 第46-48页 |
图8 | 第47页 |
图9、图10 | 第47页 |
图11、图12 | 第47-48页 |
3、烘托 | 第48页 |
4、借代 | 第48页 |
5、空镜头辞格 | 第48页 |
6、隐喻 | 第48-49页 |
(四) 影片的风格 | 第49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主要参考片目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