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“大学生村官”角色建构的个案研究--以重庆市为例
论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一、导论 | 第10-24页 |
(一)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(二)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1-18页 |
(三) 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 | 第18-21页 |
(四)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21-24页 |
二、占有与获得:"大学生村官"的角色期待 | 第24-32页 |
(一) 国家期待 | 第24-26页 |
(二) 他者的期待 | 第26-32页 |
三、想象与感知:"大学生村官"的角色认知 | 第32-46页 |
(一) 角色的起点:选择"大学生村官"的原因 | 第32-34页 |
(二) 对国家期待和他者角色期待的认知 | 第34-38页 |
(三) 对"大学生村官"角色的想象和定位 | 第38-46页 |
四、体验与塑造:"大学生村官"的角色领悟 | 第46-62页 |
(一) 进入农村:乡村生活的进入与体验 | 第46-47页 |
(二) 成为"村民":对他者角色的担当 | 第47-48页 |
(三) 角色领会中的冲突与调适 | 第48-62页 |
五、扮演与实践:"大学生村官"的角色行使 | 第62-79页 |
(一) 加入农村基层组织:权力的博弈与运作 | 第62-67页 |
(二) 长袖善舞:"村官"行为的角色扮演 | 第67-74页 |
(三) 他者的角色支持 | 第74-79页 |
六、总结与讨论 | 第79-93页 |
(一) 主要结论 | 第79-85页 |
(二) 讨论 | 第85-92页 |
(三) 本文存在的不足 | 第92-93页 |
附录(一) | 第93-95页 |
附录(二) | 第95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1页 |
后记 | 第101-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