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内容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引言 | 第11-12页 |
| 一、安乐死基本问题概述及现状研究 | 第12-16页 |
| (一) 安乐死问题概述 | 第12-15页 |
| 1. 安乐死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| 2. 安乐死的分类 | 第13-14页 |
| 3. 国外安乐死的立法及司法进程 | 第14-15页 |
| (二) 我国安乐死问题的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二、安乐死合法化基本分析 | 第16-21页 |
| (一) 我国安乐死问题合法化的理论论争及评析 | 第16-19页 |
| 1. 我国安乐死问题合法化的理论论争 | 第16-18页 |
| 2. 观点评析 | 第18-19页 |
| (二) 安乐死行为应从立法上予以合法化的理由 | 第19-21页 |
| 三、安乐死合法化的立法形式 | 第21-23页 |
| 四、安乐死的实体条件 | 第23-31页 |
| (一) 安乐死适用的对象 | 第23-29页 |
| 1. 绝症的认定 | 第24页 |
| 2. 濒临死亡的认定 | 第24-25页 |
| 3. 痛苦不堪的认定 | 第25-26页 |
| 4. 能否对植物人实施安乐死 | 第26-27页 |
| 5. 能否对有严重缺陷的新生儿实施安乐死? | 第27-28页 |
| 6. 能否对重度残疾病人、重度弱智病人实施安乐死? | 第28-29页 |
| (二) 主观条件 | 第29页 |
| (三) 申请主体 | 第29-31页 |
| (四)执行 | 第31页 |
| 五、安乐死的程序条件及非法安乐死的法律责任 | 第31-36页 |
| (一) 安乐死的程序条件 | 第32-34页 |
| 1. 请求程序 | 第32页 |
| 2. 审查程序 | 第32-33页 |
| 3. 执行程序 | 第33-34页 |
| 4. 监督程序 | 第34页 |
| (二) 非法安乐死的法律责任 | 第34-36页 |
| 1. 安乐死对象不合法 | 第34页 |
| 2. 胁迫安乐死 | 第34页 |
| 3. 擅自实行安乐死 | 第34-35页 |
| 4. 医生诊断错误 | 第35页 |
| 5. 不履行或没有认真履行审查的行为 | 第35-36页 |
| 致谢 | 第36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