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劳动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--劳动力论文

城乡就业一体化问题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导论第12-18页
 一、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2-14页
  (一) 问题的提出第12-13页
  (二) 研究价值第13-14页
 二、研究现状分析第14-17页
  (一) 专著方面第14-15页
  (二) 论文方面第15-16页
  (三) 研究不足第16-17页
 三、本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(一) 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7页
  (二) 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7-18页
第一章 城乡就业一体化概述第18-26页
 一、城乡就业一体化内涵第18-20页
  (一) 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概念界定第18-19页
  (二) 城乡就业一体化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第19页
  (三) 城乡就业一体化必然性分析第19-20页
 二、马克思经典作家城乡就业一体化理论第20-23页
  (一) 马克思经典作家城乡就业一体化理论的观点论述第20-22页
  (二) 马克思经典作家城乡就业一体化理论的当代价值第22-23页
 三、西方国家主要就业理论第23-26页
  (一) 西方国家主要就业理论第23-25页
  (二) 西方国家主要就业理论的启示第25-26页
第二章 城乡就业一体化总体状况分析第26-35页
 一、城乡就业一体化的进展与成效第26-29页
  (一) 改革开放之前第26-27页
  (二) 改革开放之后第27-29页
 二、城乡就业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第29-35页
  (一) 观念层面第29-30页
  (二) 制度层面第30-32页
  (三) 素能层面第32-34页
  (四) 社会层面第34-35页
第三章 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措施第35-55页
 一、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基本思路第35-37页
  (一) 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指导理念:坚持科学发展观第35页
  (二) 统筹城乡就业的切入点:调整产业结构第35-36页
  (三) 统筹城乡就业的突破口:打破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第36页
  (四) 统筹城乡就业的主线:促进农村流动劳动力就业第36-37页
  (五) 统筹城乡就业中政府职责的界定:构建服务型政府第37页
  (六) 统筹城乡就业的价值取向:维护劳动者的权益第37页
 二、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对策措施第37-55页
  (一) 树立和谐就业观第37-40页
  (二) 强化政府驾驭城乡就业的能力第40-42页
  (三) 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第42-44页
  (四) 探索有利于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第44-48页
  (五) 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第48-51页
  (六) 合理配置城乡的教育资源第51-55页
结语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-62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及预后因素探讨
下一篇:大型零售商主导的供应链契约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