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矿业工程论文--矿山开采论文--金属矿开采论文--地下开采论文

基于实测的采空区三维建模及其衍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9页
   ·课题的由来、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6页
     ·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技术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·采空区探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·数值模拟分析技术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技术路线第17-1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8-19页
第二章 基于 CMS探测的采空区三维模型构建技术第19-36页
   ·采空区 CMS精密探测技术第19-20页
     ·CMS基本构成第19-20页
     ·CMS探测工作原理第20页
   ·采空区 CMS现场探测第20-22页
     ·CMS空区现场探测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探测采空区及其分布第21页
     ·测点基本数据第21-22页
   ·采空区三维模型构建第22-32页
     ·原始探测数据预处理第23-24页
     ·采空区三维模型 Surpac生成第24-27页
     ·采空区三维模型 Datamine生成第27-30页
     ·采空区三维模型 Gocad生成第30-32页
   ·采空区体积计算及剖面生成第32-35页
     ·采空区体积计算第32-33页
     ·采空区剖面生成第33-3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三章 采场边界超欠挖量计算方法第36-45页
   ·采场探测边界与设计边界平面对比第36-37页
   ·采场探测边界与设计边界三维对比第37-40页
     ·回采设计单元模型构建第37-39页
     ·采场边界三维对比第39-40页
   ·采场周边超欠挖量计算第40-44页
     ·采场周边超挖量计算第40-43页
     ·采场周边欠挖量计算第43-4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 基于空区实测的采矿贫损测定技术第45-58页
   ·基本技术思路第45-47页
   ·采场底部结构模型构建第47-48页
   ·回采设计单元纯矿体模型构建第48-49页
   ·采场内存留矿量计算第49-52页
   ·贫化率计算第52-56页
   ·损失率计算第56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五章 基于空区实测的复杂边界矿柱回采Surpac爆破设计第58-72页
   ·基本技术思路第58-59页
   ·复杂边界矿柱三维模型构建第59-62页
     ·矿柱概况第59页
     ·矿房空区三维模型的构建第59页
     ·有关巷道三维模型的构建第59-60页
     ·矿柱三维模型的构建第60-62页
   ·复杂边界矿柱回采Surpac爆破设计第62-71页
     ·孔网参数的确定第62页
     ·矿柱剖面的生成第62-63页
     ·中深孔爆破设计 Surpac数据库创建第63-65页
     ·采场和巷道剖面编辑第65页
     ·钻机选择及钻机位置确定第65-67页
     ·定义炮孔及装药参数第67页
     ·钻孔位置确定第67-68页
     ·钻孔及爆破信息报告生成第68-7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1-72页
第六章 基于空区实测的采场回采过程数值模拟第72-86页
   ·数值模拟模型的Surpac与 Phase~2耦合构建技术第72-74页
     ·耦合模式第73页
     ·耦合方法第73-74页
   ·力学模型与参数第74-76页
     ·计算模型第74-75页
     ·本构模型第75页
     ·力学参数第75-76页
   ·边界条件与初始应力第76-77页
   ·模拟结果及分析第77-85页
     ·分步模拟及应力分析第77-81页
     ·分步模拟及位移分析第81-8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5-86页
第七章 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第86-89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成果第86-87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87-88页
   ·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第88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5页
附录 52-2~#采场空区CMS探测部分原始数据第95-96页
致谢第96-97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第97页

论文共9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混合灵敏度控制方法在直驱式液压系统中的应用及实验研究
下一篇: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安全对策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