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企改革中职工权益保障实证研究--以四川省绵阳市实证研究为例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引论 | 第7-12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8页 |
二、研究的对象 | 第8-9页 |
三、研究的思路结构 | 第9-11页 |
四、研究的方法体系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的参与权 | 第12-27页 |
第一节 东材公司改制个案分析 | 第12-20页 |
一、改制背景 | 第13-14页 |
二、产权转让 | 第14-16页 |
三、《方案》通过 | 第16-17页 |
四、个案评析:厘清职工在国企改制中的地位 | 第17-20页 |
第二节 国企改革程序中的职工参与 | 第20-22页 |
一、资产评估:职工缺乏知情权 | 第20-21页 |
二、产权转让:职工没有表决权 | 第21页 |
三、《方案》通过:职工审议通过权规定过于抽象 | 第21-22页 |
第三节 国企改革中工会与职代会的职能 | 第22-27页 |
一、工会行政化:政治团体与职业团体的两难选择 | 第22-24页 |
二、集体合同:签订容易履行难 | 第24-25页 |
三、职代会参与:新旧法律缺乏衔接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的安置补偿权 | 第27-42页 |
第一节 职工身份置换 | 第27-32页 |
一、身份置换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| 第27-28页 |
二、对身份置换时几种劳动关系的分析 | 第28-30页 |
三、身份置换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| 第30-32页 |
第二节 职工经济补偿 | 第32-38页 |
一、补偿标准:职工权益的不平等保护 | 第32-35页 |
二、补偿金统筹平衡:职工资本权利合理保护的探讨 | 第35-37页 |
三、员工持股:自愿原则的颠覆 | 第37-38页 |
第三节 职工安置 | 第38-42页 |
一、离休人员的安置 | 第39页 |
二、退休人员的安置 | 第39页 |
三、在职职工的安置 | 第39-40页 |
四、因工伤亡供养亲属的安置及死亡职工相关待遇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国企改革中职工的劳动权 | 第42-56页 |
第一节 职工的劳动就业权 | 第42-47页 |
一、下岗:职工话语权的缺失 | 第42-44页 |
二、下岗职工再就业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| 第44-47页 |
第二节 职工的社会保障权 | 第47-52页 |
一、现阶段国企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分析 | 第47-49页 |
二、国有企业养老保险立法缺陷分析 | 第49-51页 |
三、重新审视国企职工失业保险 | 第51-52页 |
第三节 下岗失业职工生存质量 | 第52-56页 |
一、城市游击队 | 第53页 |
二、逼近精神荒芜 | 第53-54页 |
三、可怕的教育危机 | 第54-55页 |
四、脆弱的抗风险能力 | 第55-56页 |
第四章 国企改革中职工权益法律保护的构想 | 第56-61页 |
一、消除代理人机会主义,赋予国企职工决策权 | 第58页 |
二、健全国企职工维权机构,赋予职工实际监督权 | 第58-59页 |
三、承认职工厉害关系人地位,赋予劳动争议可诉性 | 第59页 |
四、加大劳动监察力度,全面落实职工社会保障权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作者在研究生就读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4-66页 |
后记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