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8页 |
第一部分 监事会制度概述 | 第8-12页 |
一、 监事会的含义 | 第8页 |
(一) 监事会设立的法定性 | 第8页 |
(二) 监事会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性 | 第8页 |
(三) 监事会监督地位的独立性 | 第8页 |
二、 各国关于公司监察制度的不同立法模式 | 第8-11页 |
(一) 德国模式 | 第9页 |
(二) 英美模式 | 第9-10页 |
(三) 日本模式 | 第10页 |
(四) 法国模式 | 第10-11页 |
三、 我国现行之立法规定 | 第11-12页 |
第二部分 监事会虚化现象之成因 | 第12-16页 |
一、 政治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 | 第12-13页 |
二、 法律环境方面的原因 | 第13页 |
三、 立法规定方面的原因 | 第13-16页 |
(一) 监事选任上的缺陷 | 第14页 |
(二) 监事会职权偏小,且法定职权的行使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 | 第14页 |
(三) 公司监事会缺乏激励和制约机制 | 第14-16页 |
第三部分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关系 | 第16-19页 |
一、 独立董事制度概述 | 第16-17页 |
二、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关系 | 第17-19页 |
第四部分 我国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 | 第19-36页 |
一、 监事会的组织机制 | 第19-25页 |
(一) 赋予监事会独立的监督地位 | 第19页 |
(二) 监事会成员的任免机制 | 第19-22页 |
(三) 监事会之人数构成 | 第22-23页 |
(四) 组成设计 | 第23-25页 |
二、 监事会的职权 | 第25-31页 |
(一) 监事会的各项职权 | 第25-29页 |
(二) 监事会职权的行使方式和程序 | 第29-31页 |
三、 建立对监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| 第31-36页 |
(一) 建立激励监事行使职权的机制 | 第31-32页 |
(二) 监事会的义务与责任 | 第32-36页 |
第五部分 构建我国股份公司内部监督体系 | 第36-39页 |
一、 董事会的内部监督机制 | 第36-37页 |
二、 监事会对公司经营的监督机制 | 第37-38页 |
三、 股东大会对公司经营的监督机制 | 第38页 |
四、 股东对公司经营的监督机制 | 第38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1页 |
主要参考书目 | 第41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