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基本区情分析 | 第1-14页 |
一、 区域概况 | 第5-6页 |
二、 小康经济初步形成 | 第6-7页 |
三、 沿海经济繁荣链上的薄弱环 | 第7-10页 |
附录 | 第10-14页 |
第二章 闽东地区成为经济“薄弱环”的原因分析 | 第14-30页 |
一、 不同的理论解释 | 第14-15页 |
二、 自然地理因素,造成繁难的陆上交通 | 第15-16页 |
三、 军事原因,造成区域投资不足 | 第16-19页 |
四、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,区域优势开发欠缺 | 第19-23页 |
五、 没有经济中心,经济发展缺乏凝聚力 | 第23-25页 |
六、 人才奇缺,观念滞后 | 第25-27页 |
七、 机构庞大重叠,政策资源开发利用不到位 | 第27-30页 |
第三章 加快闽东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换基本思路 | 第30-43页 |
一、 创建港口中心城市赛岐 | 第30-33页 |
二、 培育和发展水产业、种植业为支柱的大农业,逐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 | 第33-37页 |
三、 着力发展临海制造业,奠定坚实的工业化基础 | 第37-39页 |
四、 积极壮大贸易、旅游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 | 第39-43页 |
第四章 对策与建议 | 第43-52页 |
一、 加大宣传力度,树立海洋意识;增加投入,建设“海上闽东” | 第43-44页 |
二、 改造传统农业,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形成 | 第44-45页 |
三、 认识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,充分发挥其在闽东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转换中的积极作用 | 第45-47页 |
四、 改善交通状况,促进闽东地区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 | 第47页 |
五、 重视信息技术的开发,建设“数字闽东”,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| 第47-48页 |
六、 加大能源基础投资,建立配置合理的能源保障体系 | 第48-49页 |
七、 实施科教兴区战略,为闽东经济的发展增强后劲 | 第49-51页 |
八、 树立大市场观念,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