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1 引言 | 第11-17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1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·国内外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方向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在财务报告舞弊方向的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| ·国内外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财务报告舞弊关系方向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| ·论文主要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| 第16-17页 |
| 2 国内外关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及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7-27页 |
| ·国内外关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7-20页 |
| ·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涵义 | 第17-18页 |
| ·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相关理论 | 第18-20页 |
| ·国内外关于财务报告舞弊相关理论综述 | 第20-23页 |
| ·财务报告舞弊的涵义 | 第20-21页 |
| ·关于财务报告舞弊成因的相关理论 | 第21-22页 |
| ·关于财务报告舞弊表现形式及治理措施的研究成果 | 第22-23页 |
| ·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财务报告舞弊相关性理论综述 | 第23-27页 |
| ·股权结构与财务报告舞弊相关性研究综述 | 第23-24页 |
| ·董事会制度特征与财务报告舞弊相关性研究综述 | 第24-27页 |
| 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5页 |
| ·不合理的股权结构 | 第27-28页 |
| ·内部人控制的董事会 | 第28-31页 |
| ·监督弱化的监事会 | 第31-32页 |
| ·有效激励机制缺乏 | 第32-35页 |
| 4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表现形式、成因及危害 | 第35-50页 |
| ·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表现形式 | 第36-43页 |
| ·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财务报告舞弊 | 第36-39页 |
| ·通过不恰当的关联交易进行财务报告舞弊 | 第39-40页 |
| ·虚构经济业务 | 第40-42页 |
| ·隐瞒或不及时披露重大事项 | 第42-43页 |
| ·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 | 第43-47页 |
| ·内因 | 第43-45页 |
| ·外因 | 第45-47页 |
| ·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危害 | 第47-50页 |
| 5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财务报告舞弊的关系 | 第50-55页 |
| ·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关系 | 第50-52页 |
| ·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信息是公司治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 | 第50-51页 |
| ·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是高质量财务报告信息的制度保障 | 第51-52页 |
| ·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会导致或助长财务报告舞弊 | 第52-55页 |
| 6 从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角度提出治理财务报告舞弊的对策 | 第55-62页 |
| ·合理分散股权,优化股权结构,增强股东对财务报告信息监督的积极性 | 第56页 |
| ·强化董事会的监督职责,确保董事会履行受托责任及对高层经理人员的监督 | 第56-58页 |
| ·改进监事会的运行机制,加强其对财务报告信息的监督 | 第58-59页 |
| ·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,防范财务报告舞弊 | 第59-62页 |
| 结束语 | 第62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66-68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