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6-8页 |
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| 第6-7页 |
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婉娈倚门之少女,绸缪鼓瑟之小妇——柳如是的时代背景、生平及著作大要 | 第8-21页 |
第一节 柳如是所处的时代背景 | 第8-11页 |
第二节 柳如是的生平 | 第11-18页 |
(一) 周府妾身 | 第11页 |
(二) 云间情缘 | 第11-14页 |
(三) 嘉杭挚友 | 第14-16页 |
(四) 虞山姻缘 | 第16-18页 |
第三节 著作大要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垂柳无人临古渡,娟娟独立寒塘路——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| 第21-29页 |
第一节 历代杨柳意象探寻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柳如是诗中的杨柳意象 | 第22-24页 |
第三节 柳如是诗中对杨柳意象的开拓 | 第24-29页 |
第三章 言语巧偷鹦鹉舌,文章分得凤凰毛——柳如是诗词中的用典 | 第29-34页 |
第一节 事典和语典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用典的艺术 | 第30-34页 |
(一) 切姓用典 | 第30页 |
(二) 绵密用典 | 第30-31页 |
(三) 化典 | 第31-32页 |
(四) 类用 | 第32页 |
(五) 二重比兴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胸中古今自成熟,滔滔不竭至奇绝——柳如是诗歌的风格 | 第34-48页 |
第一节 文学的摹拟:纤秾婉丽,典雅繁缛 | 第34-39页 |
第二节 本色的创作:藏哀婉于豪爽 | 第39-42页 |
第三节 诗风的嬗变:蕴藉浑奥,庄雅老成 | 第42-46页 |
第四节 从"人其诗"到"诗其人"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