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3-21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5-1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假设及方法 | 第17页 |
·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7-21页 |
第二章 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| 第21-67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21-37页 |
·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综述 | 第21-29页 |
·农村社会保障的研究综述 | 第29-37页 |
·农村社会保障的概念和产品属性 | 第37-47页 |
·农村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| 第37-39页 |
·农村社会保障的公共产品属性 | 第39-42页 |
·农村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 | 第42-47页 |
·社会保障发展历程及基本体系 | 第47-49页 |
·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 | 第49-67页 |
·以农村集体保障为核心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发展阶段 | 第50-52页 |
·以土地保障、家庭保障为核心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发展阶段 | 第52-58页 |
·以现代社会化的保障为核心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、起步和发展阶段 | 第58-67页 |
第三章 农村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| 第67-77页 |
·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 | 第67-69页 |
·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构 | 第69-74页 |
·建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出发点 | 第69-71页 |
·建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 | 第71-74页 |
·农村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| 第74-77页 |
第四章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评估 | 第77-109页 |
·基本现状 | 第77-85页 |
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| 第77-79页 |
·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(新农合) | 第79-80页 |
·农民养老保障 | 第80-81页 |
·其他社会保障 | 第81-85页 |
·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供给状况 | 第85-87页 |
·平舆县案例分析 | 第87-92页 |
·新沂市案例分析 | 第92-96页 |
·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评估 | 第96-109页 |
第五章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109-131页 |
·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问题 | 第109-115页 |
·财政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不足的效应分析 | 第115-122页 |
·财政支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| 第122-126页 |
·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| 第126-131页 |
·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法律可行性 | 第126-128页 |
·财政支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经济可行性 | 第128-131页 |
第六章 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启示 | 第131-145页 |
·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主要路径和主要模式 | 第131-132页 |
·部分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| 第132-140页 |
·比较与借鉴 | 第140-145页 |
第七章 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整体路径设计与制度安排 | 第145-169页 |
·总体目标 | 第145-147页 |
·设计原则 | 第147-150页 |
·围绕"全覆盖"社会保障目标,做好统筹规划 | 第147-148页 |
·突出重点原则 | 第148页 |
·财政扶持社会保障向弱者、穷人和农民倾斜原则 | 第148-149页 |
·重要项目均等化原则 | 第149-150页 |
·效益最大化原则 | 第150页 |
·路径设计 | 第150-151页 |
·制度安排与政策建议 | 第151-169页 |
·建立实施国家基本养老金制度 | 第151-156页 |
·逐步取消农村低保 | 第156-158页 |
·适时开征农村社会保障税 | 第158-165页 |
·财政扶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,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筹资实力 | 第165-169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69-177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169-175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75-1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7-183页 |
附录 | 第183-187页 |
致谢 | 第1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