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与决策分析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2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5页 |
·汽车消费信贷 | 第9页 |
·国内外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现状 | 第9-13页 |
·汽车消费信贷风险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综述 | 第16-18页 |
·信用评分模型 | 第16-17页 |
·现代信用风险量度模型 | 第17-18页 |
·全面风险管理模型 | 第18页 |
·本文的贡献与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·全文组织结构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违约决策模型与风险对策 | 第21-42页 |
·被迫违约与理性违约 | 第21页 |
·被迫违约风险模型 | 第21-25页 |
·被迫违约的条件 | 第21-22页 |
·基于偿还能力的被迫违约风险模型 | 第22-23页 |
·模型参数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被迫违约风险对策 | 第24-25页 |
·汽车抵押贷款理性违约决策模型 | 第25-40页 |
·汽车抵押贷款 | 第25页 |
·理性违约的经济学分析 | 第25-27页 |
·基于当前的理性违约决策模型 | 第27-29页 |
·基于未来预期的理性违约决策模型 | 第29页 |
·违约模型的参数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实证分析 | 第32-37页 |
·风险对策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3章 不良贷款预测模型 | 第42-60页 |
·贷款五级分类制度下的不良贷款 | 第42-43页 |
·不良贷款率的灰色预测模型 | 第43-52页 |
·灰色预测模型 | 第43-46页 |
·不良贷款余额预测 | 第46-49页 |
·贷款总余额预测 | 第49-51页 |
·不良贷款率预测 | 第51-52页 |
·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贷款状态预测模型 | 第52-58页 |
·马尔可夫链 | 第53-55页 |
·单笔贷款状态的马尔可夫预测 | 第55-57页 |
·贷款整体状态的马尔可夫预测 | 第57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4章 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分散和转移 | 第60-84页 |
·向抵押物转移风险 | 第60-61页 |
·向质押物转移风险 | 第61-62页 |
·向汽车销售商转移风险 | 第62-63页 |
·向专业信贷担保机构转移风险 | 第63-64页 |
·向保险公司转移风险 | 第64-65页 |
·汽车贷款证券化 | 第65-82页 |
·资产证券化 | 第66页 |
·汽车贷款证券化 | 第66-68页 |
·我国汽车贷款证券化的环境分析 | 第68-71页 |
·我国汽车贷款证券化实务 | 第71-8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2-84页 |
第5章 汽车消费信贷机构风险综合评价 | 第84-104页 |
·汽车消费信贷机构全面风险管理 | 第84-88页 |
·全面质量管理 | 第84-85页 |
·全面风险管理 | 第85-87页 |
·汽车消费信贷机构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| 第87页 |
·全面风险管理改进计划 | 第87-88页 |
·基于舍去评语集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综合风险评价 | 第88-90页 |
·模糊层次分析法 | 第88页 |
·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原因 | 第88-89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| 第89-90页 |
·汽车消费信贷机构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| 第90-95页 |
·评价指标确定的原则 | 第90页 |
·AHP 对指标体系结构的要求 | 第90-91页 |
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91-95页 |
·利用AHP 法确定指标权重 | 第95-99页 |
·层次分析法基本方法 | 第95-97页 |
·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| 第97-99页 |
·确定各评价因素集的隶属度函数 | 第99-103页 |
·确定指标阀值 | 第99页 |
·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| 第99-10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3-104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04-106页 |
·工作总结 | 第104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04-10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6-109页 |
致谢 | 第109-110页 |
附录A 回顾入世五年关税改变车市 | 第110-113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