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德国消费者团体诉讼概述 | 第9-15页 |
第一节 德国消费者团体诉讼的概念 | 第9-10页 |
一、德国团体诉讼 | 第9页 |
二、德国消费者团体诉讼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德国消费者团体诉讼的产生和发展 | 第10-15页 |
一、1896年德国团体诉讼的产生 | 第10-11页 |
二、1896年——1965年德国消费者团体诉讼的产生 | 第11-12页 |
三、1965年——1976年德国消费者团体诉讼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四、1976年——2008年德国消费者团体诉讼的新发展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德国消费者团体诉讼的制度考察 | 第15-25页 |
第一节 消费者团体提起不作为之诉 | 第15-22页 |
一、适用范围 | 第15-18页 |
二、起诉主体资格 | 第18-20页 |
三、请求权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消费者团体提起撇去不法收益之诉 | 第22-25页 |
一、适用范围 | 第22-23页 |
二、诉讼主体 | 第23-24页 |
三、请求权内容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消费者团体诉讼在德国的运行现状 | 第25-31页 |
第一节 消费者团体诉讼在实践中的一般状况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德国消费者团体诉讼案例评析 | 第26-28页 |
一、案情简介 | 第26-28页 |
二、法理评析 | 第28页 |
第三节 对德国消费者团体诉讼的评价 | 第28-31页 |
一、正面评价 | 第28-29页 |
二、负面评价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德国消费者团体诉讼对我国的借鉴 | 第31-43页 |
第一节 在我国引入德国消费者团体诉讼的原因分析 | 第31-37页 |
一、我国消费者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失灵 | 第31-34页 |
二、德国消费者团体诉讼具有比较优势 | 第34-35页 |
三、我国具有引入消费者团体诉讼的基础 | 第35-37页 |
第二节 我国消费者团体诉讼制度构建 | 第37-43页 |
一、立法体例上的借鉴 | 第37-38页 |
二、起诉主体上的借鉴 | 第38-39页 |
三、具体程序规则上的借鉴 | 第39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注释 | 第44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