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家织锦工艺传承的教育功能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绪论 | 第7-11页 |
| (一) 研究的缘起 | 第7-8页 |
| (二) 已有研究综述 | 第8-9页 |
| (三) 研究的理论范式及其方法 | 第9-11页 |
| 一、田野调查:捞车村土家族的织锦工艺 | 第11-19页 |
| (一) 土家族的历史与文化概述 | 第11-12页 |
| (二) 捞车村概述 | 第12-14页 |
| (三) 土家织锦工艺概述 | 第14-19页 |
| 二、土家织锦工艺的传承分析 | 第19-32页 |
| (一) 文化传承的理论阐释 | 第19-20页 |
| (二) 土家织锦工艺的传承机制 | 第20-23页 |
| (三) 土家织锦工艺传承的特点 | 第23-24页 |
| (四) 土家织锦工艺传承的文化生态 | 第24-32页 |
| 三、土家织锦工艺传承的教育功能分析 | 第32-43页 |
| (一) 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| 第33-38页 |
| (二) 知识的获得 | 第38-39页 |
| (三) 道德的教化 | 第39-41页 |
| (四) 美的教育 | 第41-42页 |
| (五) 民族认同的教育 | 第42-43页 |
| 四、反思与启示 | 第43-47页 |
| (一) 教育目的的思考 | 第43-44页 |
| (二) 教育内容整体性的思考 | 第44-45页 |
| (三) 教育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| 第45页 |
| (四) 教育实现途径的多样化 | 第45-47页 |
| 结语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| 附录 | 第50-51页 |
| 后记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