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31页 |
1 褶皱臂尾轮虫及其在水产养殖动物育苗中的应用 | 第13-19页 |
·褶皱臂尾轮虫的生物学特性 | 第13-15页 |
·褶皱臂尾轮虫在水产养殖动物育苗中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·褶皱臂尾轮虫的大规模培养技术 | 第16-19页 |
·批次性培养 | 第17页 |
·半连续培养 | 第17-18页 |
·连续性培养 | 第18-19页 |
2 轮虫的摄食机制研究进展 | 第19-22页 |
·轮虫的摄食机制 | 第19-20页 |
·饵料密度对轮虫滤水率和摄食率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3 轮虫的营养强化研究进展 | 第22-30页 |
·水产动物早期幼体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| 第22-25页 |
·轮虫的营养强化 | 第25-28页 |
·轮虫的营养强化方式 | 第28-30页 |
·利用海洋微藻强化轮虫 | 第28-29页 |
·利用强化剂强化轮虫 | 第29-30页 |
4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30-31页 |
第二章 营养强化时轮虫对饵料微藻的摄食研究 | 第31-45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31-3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1-32页 |
·轮虫的来源和培养 | 第31页 |
·藻类的来源和培养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几种藻类细胞的生物量测定 | 第32页 |
·轮虫对不同密度梯度小球藻的摄食实验 | 第32-33页 |
·营养强化时轮虫对几种藻类的摄食实验 | 第33页 |
·摄食率和滤水率的计算 | 第33-34页 |
·轮虫对混合藻液中饵料的选食率和选择性指数的计算 | 第34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34页 |
2 结果 | 第34-40页 |
·几种藻类细胞的生物量 | 第34-35页 |
·轮虫对不同密度梯度的小球藻摄食 | 第35-36页 |
·轮虫对单种微藻的摄食 | 第36-37页 |
·轮虫对混合微藻的摄食 | 第37-40页 |
3 讨论 | 第40-45页 |
·轮虫对不同密度梯度小球藻的摄食 | 第40-41页 |
·轮虫对单种微藻的摄食 | 第41-42页 |
·轮虫对混合微藻的摄食 | 第42-45页 |
第三章 营养强化对轮虫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研究 | 第45-5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5-46页 |
·轮虫的来源和培养 | 第45页 |
·藻类的来源和培养 | 第45页 |
·小球藻粉、螺旋藻粉、裂壶藻粉和隐甲藻粉 | 第45页 |
·脂肪酸甲酯标准品 | 第45-46页 |
·利用不同藻类对轮虫营养强化 | 第46页 |
·利用小球藻粉、螺旋藻粉、裂壶藻粉和隐甲藻粉对轮虫营养强化 | 第46页 |
·脂肪酸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样品的水解和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| 第46-47页 |
·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| 第47页 |
·脂肪酸甲酯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 | 第47-48页 |
2 结果 | 第48-51页 |
·微藻和几种藻粉的脂肪酸组成 | 第48-49页 |
·微藻和藻粉强化后轮虫的脂肪酸组成 | 第49-51页 |
3 讨论 | 第51-56页 |
·几种饵料微藻的脂肪酸组成 | 第51-52页 |
·单种微藻和混合微藻对轮虫的强化效果 | 第52-54页 |
·几种藻粉对轮虫的强化效果 | 第54-56页 |
·小球藻粉和螺旋藻粉 | 第54页 |
·裂壶藻粉和隐甲藻粉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