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速液体静压丝杠螺母副的研究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0-11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·机械加工系统的发展趋势 | 第12页 |
·高速机床的进给系统 | 第12-14页 |
·高速机床对进给系统的要求 | 第12-13页 |
·当前主要采用的高速进给系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4页 |
·流体润滑技术 | 第14-17页 |
·流体薄膜润滑 | 第15页 |
·流体静压润滑技术的发展 | 第15-16页 |
·液体静压薄膜润滑及其特点 | 第16-17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 | 第17页 |
·研究该课题的意义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静压螺母结构 | 第18-24页 |
·概述 | 第18页 |
·常见的流体静压螺母结构及工作原理 | 第18-20页 |
·静压螺母的结构框图 | 第18页 |
·多孔式静压螺母 | 第18-19页 |
·采用多孔质材料的静压螺母 | 第19页 |
·带螺旋槽或油腔的静压螺母 | 第19-20页 |
·工作原理 | 第20页 |
·适用于高速进给的静压螺母结构 | 第20-23页 |
·采用螺旋槽或油腔的静压螺母 | 第21-22页 |
·采用多孔材料的静压螺母 | 第22-23页 |
·液体静压润滑的特点 | 第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系统特性分析 | 第24-38页 |
·概述 | 第24页 |
·流体力学润滑方程之动量守恒方程 | 第24-26页 |
·外部供压润滑的流体力学基础 | 第26-29页 |
·一维流动基本方程 | 第26-28页 |
·一维层流动量方程 | 第28页 |
·等矩形界面缝隙中的高速层流流动 | 第28-29页 |
·润滑剂的一维紊流动量方程 | 第29页 |
·流体静压润滑的工作原理 | 第29-34页 |
·丝杠螺母副无负载时的性能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系统承受轴向载荷时的性能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流体静压润滑丝杠螺母副常采用的节流器类型 | 第34-36页 |
·毛细管节流器 | 第34-35页 |
·薄膜反馈式节流器 | 第35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4章 温升的产生与控制 | 第38-51页 |
·系统的温升 | 第38-39页 |
·温升产生的机理 | 第38页 |
·润滑剂粘度与温升 | 第38-39页 |
·传、导热方式对温升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与系统温升相关的传导热方式 | 第39-45页 |
·通过平板的导热 | 第39-40页 |
·对流换热及热阻 | 第40-43页 |
·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导热 | 第43-45页 |
·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 | 第45-47页 |
·流体沿平板表面流动时的换热系数 | 第45-46页 |
·流体沿圆管壁流动时的换热系数 | 第46-47页 |
·抑制系统温升的措施 | 第47-50页 |
·减小摩擦功率的措施和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冷却系统对系统温升的影响 | 第48页 |
·未采取冷却措施的进给系统的温升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采用冷却措施的进给系统的温升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静压丝杠螺母副的性能分析 | 第51-67页 |
·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| 第51-58页 |
·与螺旋槽内流体压力相关的因素 | 第51-54页 |
·轴向位移与载荷及流量的关系 | 第54-56页 |
·润滑剂粘度对摩擦功率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·摩擦功率及传导热方式对温升的影响 | 第58-64页 |
·轴向位移对摩擦功率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·高速运动状态下静压丝杠与滚珠丝杠的性能比较 | 第59-63页 |
·传导热方式对温升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·流体静压综合实验台 | 第64-65页 |
·静压丝杠螺母副的优势 | 第65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结论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学术成果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