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4页 |
缩略语表 | 第14-16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45页 |
1 植物寄生线虫及其防治 | 第16-21页 |
·植物寄生线虫概述 | 第16页 |
·植物寄生线虫及其病害的发现 | 第16-17页 |
·植物寄生线虫的危害 | 第17-18页 |
·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 | 第18-21页 |
·植物寄生线虫的化学防治 | 第18-19页 |
·物理和栽培方法 | 第19页 |
·生物防治 | 第19-21页 |
·天敌利用 | 第19-20页 |
·利用微生物和高等植物产生的拮抗性代谢物 | 第20页 |
·抗性育种 | 第20-21页 |
2 苏云金芽胞杆菌及其CRY基因的表达调控 | 第21-34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及其杀虫活性 | 第21-22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 | 第22-25页 |
·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定位 | 第22-23页 |
·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分类 | 第23-24页 |
·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结构特征 | 第24-25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| 第25-27页 |
·转录水平的调控 | 第25-27页 |
·依赖于芽胞形成的cry基因的转录调控 | 第25-26页 |
·不依赖于芽胞形成的cry基因的转录 | 第26页 |
·启动子及上游区和σ因子与转录调控 | 第26-27页 |
·启动子与转录调控 | 第26-27页 |
·启动子上游区与转录调控 | 第27页 |
·σ因子的竞争与转录调控 | 第27页 |
·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| 第27-30页 |
·mRNA3′末端的终止子结构 | 第28页 |
·mRNA 5′末端的稳定子 | 第28-29页 |
·翻译水平的调控 | 第29-30页 |
·翻译后水平的调控 | 第30-32页 |
·P20蛋白 | 第31页 |
·P19蛋白 | 第31页 |
·ORF2和ORF1 | 第31-32页 |
·其它调控蛋白 | 第32页 |
·影响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表达的因素 | 第32-34页 |
·基因拷贝数对表达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宿主细胞对cry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cry基因位置对表达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cry基因间的协同作用对表达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 苏云金芽胞杆菌对植物寄生线虫的作用 | 第34-45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对线虫活性及毒力测定 | 第34-35页 |
·Bt的杀线虫活性 | 第34-35页 |
·Bt对植物寄生线虫毒力的测定 | 第35页 |
·源自Bt的杀线虫基因及其产物 | 第35-38页 |
·Bt中的杀线虫基因及其产物 | 第35-37页 |
·影响Bt对植物寄生线虫毒力的因素 | 第37-38页 |
·Bt对线虫作用机制 | 第38-45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伴胞晶体蛋白的作用机制 | 第38-40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伴胞晶体蛋白对线虫作用机制 | 第40-45页 |
·晶体蛋白作用线虫的部位及其病理特征 | 第41-42页 |
·线虫体内与抗性相关基因 | 第42页 |
·线虫体内的毒素蛋白受体 | 第42-43页 |
·线虫对毒素蛋白的反应 | 第43-45页 |
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45-46页 |
第二章 苏云金芽胞杆菌YBT-1532菌株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| 第46-64页 |
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46-5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6-47页 |
·菌株 | 第46页 |
·培养基 | 第46页 |
·供试线虫 | 第46页 |
·盆栽实验供试材料 | 第46-47页 |
·仪器 | 第4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7-51页 |
·菌株的培养 | 第47页 |
·复红染色 | 第47页 |
·用作生物测定的北方根结线虫的培养和繁殖 | 第47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伴胞晶体蛋白的SDS-PAGE | 第47-48页 |
·伴胞晶体蛋白SDS-PAGE样品的制备 | 第47-48页 |
·晶体蛋白的SDS-PAGE | 第48页 |
·根结线虫生物测定毒素蛋白样品的制备 | 第48页 |
·苏云金素样品的制备及其HPLC定量 | 第48-49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YBT-1532芽胞粉剂的制备 | 第49页 |
·晶体蛋白毒素和苏云金素对北方根结线虫毒力的生物测定 | 第49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YBT-1532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的盆栽实验 | 第49-51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8页 |
·YBT-1532菌株特性 | 第51页 |
·YBT-1532产生的晶体蛋白和苏云金素对北方根结线虫毒力 | 第51-53页 |
·YBT-1532在盆栽条件下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| 第53-58页 |
3 小结与讨论 | 第58-59页 |
附录:YBT-1532菌株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的田间试验 | 第59-64页 |
第三章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线虫晶体蛋白基因CRY6AA2表达及其调控 | 第64-93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64-75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64-68页 |
·菌株和质粒 | 第64页 |
·培养基 | 第64-67页 |
·试剂和仪器 | 第67-68页 |
·试剂 | 第67-68页 |
·仪器 | 第6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8-75页 |
·DNA及其RNA操作 | 第68-70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质粒的制备 | 第68-69页 |
·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| 第69页 |
·质粒DNA的纯化 | 第69页 |
·DNA的体外重组操作 | 第69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RNA抽提 | 第69-70页 |
·重组质粒的转化及转化子的筛选鉴定 | 第70-71页 |
·大肠杆菌的常规转化 | 第70-71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的电转化 | 第71页 |
·大肠杆菌转化子的筛选 | 第71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重组菌的筛选 | 第71页 |
·PCR扩增 | 第71页 |
·RT-PCR(Reverse transcript PCR) | 第71-72页 |
·伴胞晶体蛋白的SDS-PAGE及其定量 | 第72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伴胞晶体电镜观察 | 第72页 |
·在菌株YBT-1518中构建orf2突变体 | 第72-73页 |
·orf2在大肠杆菌中超量表达及其纯化 | 第73页 |
·[γ-~(32)p]ATP末端标记DNA | 第73页 |
·凝胶阻滞(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,EMSA)实验 | 第73-74页 |
·EMSA所用试剂及其缓冲液 | 第73页 |
·10mL 6%非变性凝胶配制 | 第73页 |
·EMSA实验 | 第73-74页 |
·晶体蛋白毒素对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测定 | 第74-7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75-92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YBT-1518及杀线虫晶体蛋白基因cry6Aa2 | 第75页 |
·含有cry6Aa2基因的HindⅢ克隆片段的结构分析 | 第75-79页 |
·cry6Aa2表达及其对根结线虫毒力测定 | 第79-80页 |
·orf2基因表达及茎环结构对其抑制作用 | 第80-84页 |
·orf2基因表达 | 第80-82页 |
·转录水平检测orf2的表达 | 第82-84页 |
·orf2对cry6Aa2表达的负调控作用 | 第84-88页 |
·orf2对cry6Aa2表达的负向调节作用方式 | 第88-92页 |
·ORF2蛋白超量表达及其纯化 | 第88-90页 |
·ORF2蛋白质结合茎环结构 | 第90-92页 |
3 小结与讨论 | 第92-93页 |
第四章 苏云金芽胞杆菌伴胞晶体蛋白对植物寄生线虫作用机制研究 | 第93-120页 |
1.材料与方法 | 第93-103页 |
·材料 | 第93-96页 |
·菌株 | 第93页 |
·线虫 | 第93页 |
·抗体制备动物 | 第93-94页 |
·培养基 | 第94页 |
·试剂与仪器 | 第94-96页 |
·试剂 | 第94页 |
·溶液及缓冲液 | 第94-95页 |
·线虫培养、毒素蛋白制备及Western blot缓冲液 | 第94-95页 |
·双向电泳缓冲液 | 第95页 |
·仪器 | 第95-96页 |
·方法 | 第96-103页 |
·北方根结线虫的饲养与分离 | 第96页 |
·秀丽小杆线虫培养 | 第96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培养与晶体蛋白毒素的制备 | 第96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晶体蛋白抗血清的制备 | 第96-97页 |
·异硫氰酸荧光素(FITC)标记晶体蛋白毒素 | 第97-98页 |
·罗丹明标记晶体蛋白及其纯化 | 第98-99页 |
·晶体蛋白作用根结线虫 | 第99页 |
·晶体蛋白作用秀丽小杆线虫 | 第99页 |
·Western blot | 第99-100页 |
·荧光显微镜观察 | 第100页 |
·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 | 第100页 |
·双向电泳 | 第100-103页 |
·用作双向电泳的线虫样品制备 | 第100页 |
·双向电泳 | 第100-103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103-119页 |
·苏云金芽胞杆菌晶体蛋白毒素的制备与纯化 | 第103-104页 |
·Cry6Aa2晶体蛋白的制备 | 第103页 |
·Cry5Ba2晶体蛋白的制备 | 第103-104页 |
·Cry51Aa1晶体蛋白的制备 | 第104页 |
·Western blot检测晶体蛋白毒素进入根结线虫体内 | 第104-106页 |
·Western blot检测进入线虫体内的Cry6Aa2毒素 | 第104-105页 |
·Western blot检测进入根结线虫体内的Cry5B毒素 | 第105-106页 |
·Western blot检测进入根结线虫体内的Cry51Aa1毒素 | 第106页 |
·FITC标记的晶体蛋白Cry6Aa2作用根结线虫 | 第106-111页 |
·罗丹明标记晶体蛋白Cry6Aa2效果 | 第111-113页 |
·荧光标记蛋白毒素作用线虫 | 第113-116页 |
·荧光标记蛋白毒素作用秀丽小杆线虫 | 第113页 |
·荧光标记蛋白毒素作用根结线虫 | 第113-116页 |
·双向电泳分离鉴定线虫体内的毒素蛋白受体 | 第116-119页 |
3 小结与讨论 | 第119-12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0-134页 |
致谢 | 第134-135页 |
发表论文附录 | 第1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