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捶丸研究--兼论捶丸与高尔夫的相似性比较
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序言 | 第7-9页 |
| 一、选题依据 | 第7页 |
| 二、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| 三、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| 分析与讨论 | 第9-42页 |
| 一、捶丸产生、发展、衰亡的历史过程及原因分析 | 第9-26页 |
| 1、捶丸的题解 | 第9页 |
| 2、捶丸的产生 | 第9-19页 |
| ·关于捶丸由来的不同说法 | 第9-10页 |
| ·从马球到捶丸的产生 | 第10-19页 |
| 3、捶丸的发展兴盛 | 第19-24页 |
| ·捶丸发展兴盛的表现 | 第19-23页 |
| ·捶丸发展兴盛的原因 | 第23-24页 |
| 4、捶丸的衰落与消亡 | 第24-26页 |
| 二、捶丸活动的基本特征 | 第26-29页 |
| 1、击球入窝的活动方式 | 第26-28页 |
| ·活动用具各有讲究 | 第26页 |
| ·地形多变有阻碍 | 第26-27页 |
| ·工具、打法应需而选 | 第27-28页 |
| 2、较为完善的组织规则 | 第28-29页 |
| ·组织方式灵活多样 | 第28-29页 |
| ·比赛规则较为完备 | 第29页 |
| 三、捶丸运动的文化内涵 | 第29-33页 |
| 1、“以和为贵”、“和而不同”的胜负荣辱观 | 第29-31页 |
| ·以和为贵 | 第30页 |
| ·和而不同 | 第30-31页 |
| 2、运动中的“君子”行为观 | 第31-33页 |
| ·平和的心态 | 第31页 |
| ·依矩守信 | 第31-32页 |
| ·有智有勇 | 第32页 |
| ·谨严善行 | 第32-33页 |
| 四、捶丸运动的价值 | 第33-36页 |
| 1、捶丸运动的健身价值 | 第33-34页 |
| 2、捶丸运动的军事价值 | 第34页 |
| 3、捶丸运动的社会价值 | 第34-36页 |
| ·培养公平公正的道德风尚 | 第34-35页 |
| ·促进社会和谐 | 第35-36页 |
| 五、捶丸与现代高尔夫的相似性比较及关系臆测 | 第36-42页 |
| 1、捶丸与高尔夫出现时间的早晚比较 | 第36-38页 |
| ·捶丸出现的最早时间 | 第36-37页 |
| ·高尔夫出现的最早时间 | 第37-38页 |
| 2、捶丸与高尔夫的活动相似性比较 | 第38页 |
| 3、活动的文化特征比较 | 第38-39页 |
| ·中西文化的总体性差异 | 第38-39页 |
| ·捶丸与高尔夫文化特征之比较 | 第39页 |
| 4、捶丸传入西方进而演变成高尔夫的可能性途径臆测 | 第39-42页 |
| 结论 | 第42-43页 |
| 注释 | 第43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|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9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