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27页 |
·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隔水管响应计算方法综述 | 第14-18页 |
·涡激振动研究综述 | 第18-24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CFD数值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半经验模型 | 第22-24页 |
·计算涡激振动的程序软件 | 第24页 |
·小结 | 第24页 |
·可靠性设计综述 | 第24-25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25-27页 |
2 流体载荷的计算 | 第27-37页 |
·波浪和海流基本理论 | 第27-29页 |
·波浪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| 第27-29页 |
·海流基本理论 | 第29页 |
·波浪和海流引起的流体载荷 | 第29-31页 |
·BP神经网络方法 | 第31-33页 |
·神经元 | 第31-32页 |
·网络的拓扑结构图 | 第32页 |
·BP网络的改进 | 第32-33页 |
·计算水动力系数模型的建立 | 第33-34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33页 |
·输入输出层及隐含层 | 第33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33-34页 |
·初始权值及激活函数的选取 | 第34页 |
·其它参数的设置 | 第34页 |
·计算过程及其结果 | 第34-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3 隔水管动力响应分析 | 第37-58页 |
·刚性隔水管动力控制方程的推导 | 第37-41页 |
·变形能 | 第39页 |
·动能 | 第39-40页 |
·外力作功 | 第40-41页 |
·作用在单位长度隔水管上的流体力 | 第41-42页 |
·轴向力的确定 | 第42-43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43页 |
·方程的离散和有限元公式的建立过程 | 第43-46页 |
·刚性隔水管动力控制方程的求解方法 | 第46-49页 |
·频域内的动力特性分析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时域内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 | 第47-49页 |
·算例 | 第49-54页 |
·时域内刚性隔水管动力响应分析方法的验证 | 第49-50页 |
·频域内刚性隔水管动力特性分析及结果 | 第50-51页 |
·时域内海流对刚性隔水管动力响应结果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时域内顶部预张力对刚性隔水管动力响应结果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时域内浮体运动对刚性隔水管动力响应结果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时域内波浪参数的影响对刚性隔水管动力响应结果的影响 | 第54页 |
·柔性隔水管动力分析 | 第54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4 隔水管涡激动力响应分析 | 第58-76页 |
·卡门涡街 | 第58-64页 |
·涡激升力的计算 | 第64-68页 |
·尾流振子模型特点 | 第65页 |
·Matteoluca尾流振子模型 | 第65-66页 |
·尾流振子模型的求解 | 第66-68页 |
·三维隔水管动力响应计算 | 第68-69页 |
·动力响应控制方程 | 第68-69页 |
·其他 | 第69页 |
·算例 | 第69-75页 |
·海流不同时的响应 | 第69-71页 |
·阻尼系数C_d不同时的响应 | 第71页 |
·海流均匀的涡激响应曲线 | 第71-72页 |
·海流速度线性变化时的涡激响应曲线 | 第72-73页 |
·运动轨迹 | 第73-75页 |
·小结 | 第75-76页 |
5 涡激振动抑制研究 | 第76-101页 |
·抑制涡激振动的方法 | 第76-78页 |
·数学模型与数值方法 | 第78-82页 |
·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 | 第78-79页 |
·有限体积法 | 第79-81页 |
·基于SIMPLEC算法的流场数值计算 | 第81-82页 |
·模型及网格划分 | 第82-84页 |
·计算内容 | 第84-97页 |
·独立隔水管和安装螺旋边条隔水管的模拟结果比较 | 第84-91页 |
·不同形式螺旋边条的模拟结果 | 第91-97页 |
·利用优化方法确定螺旋边条的最优形状 | 第97-99页 |
·设计变量 | 第97-98页 |
·目标函数 | 第98页 |
·求解 | 第98-99页 |
·优化结果 | 第99页 |
·小结 | 第99-101页 |
6 隔水管动力响应非线性分析 | 第101-121页 |
·结构分析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| 第101-111页 |
·非线性分析中的运动描述 | 第102-103页 |
·更新的拉格朗日法(UL法) | 第103-105页 |
·几何非线性切线刚度矩阵 | 第105-111页 |
·隔水管非线性响应的数值求解 | 第111-116页 |
·算例 | 第116-120页 |
·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| 第116-119页 |
·流体动力非线性的影响 | 第119-120页 |
·小结 | 第120-121页 |
7 隔水管随机响应疲劳损伤可靠性分析 | 第121-137页 |
·疲劳理论概述 | 第121-131页 |
·疲劳的定义 | 第121-122页 |
·基于断裂力学的裂纹扩展分析方法 | 第122-123页 |
·Palmgren-Miner理论 | 第123-131页 |
·可靠性理论概述 | 第131-134页 |
·算例 | 第134-136页 |
·轴向应力的影响 | 第134-135页 |
·旋转刚度系数的影响 | 第135页 |
·Von Mises应力成分的影响 | 第135-136页 |
·小结 | 第136-137页 |
8 结论与展望 | 第137-139页 |
·全文工作总结 | 第137-138页 |
·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| 第138-1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9-15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150-151页 |
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151-152页 |
创新点摘要 | 第152-153页 |
致谢 | 第153-1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