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前言 | 第12-14页 |
第一部分 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引发的法律问题 | 第14-24页 |
一、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概述 | 第14-19页 |
(一) 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的产生 | 第14页 |
(二) 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的发展与定义 | 第14-16页 |
(三) 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的特殊性 | 第16-17页 |
(四) 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的种类 | 第17-19页 |
二、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的滥用引发的法律争议 | 第19-24页 |
(一) 不利于合理使用制度的实现 | 第19-20页 |
(二) 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的维持 | 第20-21页 |
(三) 不利于公共作品的共享 | 第21-22页 |
(四) 不利于消费者权益的维护 | 第22页 |
(五) 不利于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 | 第22页 |
(六) 不利于版权侵权的司法救济 | 第22-24页 |
第二部分 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的经济学分析 | 第24-32页 |
一、从著作权激励理论看技术措施保护的合理性 | 第24-26页 |
(一) 著作权激励理论的概念及原理 | 第24页 |
(二) 技术措施是维护著作权激励机制运转的有效措施 | 第24-25页 |
(三) 对技术措施进行保护是著作权激励机制有效运转的必然要求 | 第25-26页 |
二、从帕累托最优原则看对技术措施保护的有限性 | 第26-29页 |
(一) 帕累托最优原则的定义与原理 | 第26页 |
(二) 哈尔多·希克思改进标准 | 第26-27页 |
(三) 对技术措施制度的帕累托改进 | 第27-29页 |
三、从传真机效应看技术措施运用的多变性 | 第29-32页 |
(一) 传真机效应的定义与原理 | 第29页 |
(二) 传真机效应对技术措施运用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第三部分 国外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版权立法、实践及评价 | 第32-50页 |
一、国际公约中的立法、实践及评价 | 第32-33页 |
二、美国的立法、实践及评价 | 第33-41页 |
三、欧盟的立法、实践及评价 | 第41-48页 |
四、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、实践及评价 | 第48-50页 |
第四部分 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版权保护制度的设计与完善 | 第50-64页 |
一、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版权保护的发展与现状 | 第50-51页 |
(一) 起源 | 第50页 |
(二) 发展 | 第50-51页 |
(三) 现状 | 第51页 |
二、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| 第51-55页 |
(一) 价值取向上基本排除合理使用 | 第51-53页 |
(二) 制度设计上体系不完整 | 第53-55页 |
三、完善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版权保护的对策 | 第55-64页 |
(一) 完善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版权保护的基本原则 | 第55-56页 |
(二) 完善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版权保护的具体对策 | 第56-64页 |
结语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