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1 绪论 | 第8-25页 |
| ·碘化物的结构特点 | 第8页 |
| ·碘化物的合成方法 | 第8-11页 |
| ·溶剂热(水热)合成法 | 第8-10页 |
| ·溶液法 | 第10-11页 |
| ·碘化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1-21页 |
| ·Ag-I系列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1-21页 |
| ·碘化物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1-22页 |
| ·碘化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| 第22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22-23页 |
| ·本文所使用的试剂和表征方法 | 第23-25页 |
| ·试剂 | 第23-24页 |
| ·表征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2 几种Ag—I系列碘化物的溶液法合成与表征 | 第25-50页 |
| ·前言 | 第25页 |
| ·AgI_2~-溶液的制备 | 第25页 |
| ·Zn(H_2NCH_2CH_2NH_2)_3Ag_2I_4(1)的溶液法合成与表征 | 第25-34页 |
| ·Zn(H_2NCH_2CH_2NH_2)3Ag_2I_4(1)的溶液法合成 | 第25页 |
| ·合成反应的影响因素讨论 | 第25-27页 |
| ·仪器及测试条件 | 第27页 |
| ·单晶结构测定及描述 | 第27-31页 |
| ·X射线粉末衍射 | 第31-32页 |
| ·热重分析 | 第32页 |
| ·圆二色谱 | 第32页 |
| ·红外光谱 | 第32-33页 |
| ·离子交换性质研究 | 第33-34页 |
| ·Ni(H_2NCH_2CH_2NH_2)3Ag_2I_4(2)溶液法合成与表征 | 第34-39页 |
| ·Ni(H_2NCH_2CH_2NH_2)3Ag_2I_4(2)溶液法合成 | 第34页 |
| ·单晶结构测定 | 第34-36页 |
| ·X射线粉末衍射 | 第36页 |
| ·红外光谱 | 第36-38页 |
| ·热重分析 | 第38页 |
| ·圆二色谱 | 第38-39页 |
| ·Cd(H_2NCH_2CH_2NH_2)_3Ag_2I_4(3)溶液法合成与表征 | 第39-43页 |
| ·Cd(H_2NCH_2CH_2NH_2)_3Ag_2I_4(3)溶液法合成 | 第39页 |
| ·单晶结构测定 | 第39-41页 |
| ·X射线粉末衍射 | 第41页 |
| ·红外光谱 | 第41-43页 |
| ·Cd_2Ag_2I_6(2.2′-Bipyridine)_4(4)溶液法合成与表征 | 第43-49页 |
| ·Cd_2Ag_2I_6(2.2′-Bipyridine)_4(4)溶液法合成 | 第43页 |
| ·仪器及测试条件 | 第43-44页 |
| ·单晶结构测定及描述 | 第44-48页 |
| ·X射线粉末衍射 | 第48页 |
| ·红外光谱 | 第48-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3.其它Ag-Ⅰ系列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| 第50-56页 |
| ·M-Ag-Ⅰ(M=Cu、Fe)化合物的溶液法合成 | 第50-53页 |
| ·Cu-Ag-Ⅰ-2,2'-bipydine(5)的合成 | 第50-52页 |
| ·Fe-Ag-Ⅰ-邻菲啰啉(6)的合成 | 第52-53页 |
| ·M-Ag-Ⅰ(M=Pb、Hg)化合物的溶剂热法合成 | 第53-55页 |
| ·Pb-Ag-Ⅰ-2,2'-联吡啶(7)的合成 | 第53-54页 |
| ·Hg-Ag-Ⅰ-2,2'-联吡啶(8)的合成 | 第54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4 结论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3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