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桥安全评估及旧桩利用
| CONTENTS | 第1-8页 |
| 摘要 | 第8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现有桥梁的状况 | 第10页 |
| ·国外现有桥梁的状况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| ·桥梁安全性评估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内桥梁结构安全性评估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| ·国外桥梁结构安全性评估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桥梁荷载试验的发展 | 第13-16页 |
| ·国内桥梁荷载试验的发展 | 第14页 |
| ·国外桥梁荷载试验的发展 | 第14-16页 |
| ·桩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| 第16-19页 |
| ·我国桩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| 第17-18页 |
| ·桩基检测技术 | 第18-19页 |
| 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第二章 桥梁外观检测 | 第20-35页 |
| ·桥梁概况 | 第20-23页 |
| ·外观检测结果 | 第23-35页 |
| ·左幅桥外观检测结果 | 第23-28页 |
| ·左幅桥外观检测安全性评估 | 第28页 |
| ·右幅桥外观检测结果 | 第28-34页 |
| ·右幅桥外观检查安全性评估 | 第34-35页 |
| 第三章 济宁洸河大桥静载试验 | 第35-54页 |
| ·检测的目的、依据及相关项目 | 第35-36页 |
| ·试验组织 | 第36页 |
| ·静载试验相关理论 | 第36-41页 |
| ·试验截面及工况设置 | 第37页 |
| ·荷载的确定、控制与分级及加载时间 | 第37-38页 |
| ·试验的加载实施与观测 | 第38-41页 |
| ·静载试验实施方案 | 第41-47页 |
| ·工况一(工况二):空心板梁跨中截面正弯矩测试 | 第41-44页 |
| ·工况三:第16跨I梁跨中正弯矩工况(偏右加载) | 第44-46页 |
| ·工况四:第16跨I梁横向分布工况 | 第46-47页 |
| ·静载试验结果评估 | 第47-53页 |
| ·校验系数 | 第47-50页 |
| ·主要测点的相对残余应变 | 第50-52页 |
| ·左幅桥静载试验安全性评估结论 | 第52页 |
| ·右幅桥静载试验安全性评估结论 | 第52-53页 |
| ·安全性评估结论 | 第53-54页 |
| 第四章 旧桥桩基的利用 | 第54-68页 |
| ·桩基的评估 | 第54-55页 |
| ·桩的耐久性 | 第54页 |
| ·旧桩的承载力 | 第54-55页 |
| ·处理旧桩基础的方法 | 第55-59页 |
| ·回避 | 第55页 |
| ·移除 | 第55-56页 |
| ·直接重新利用 | 第56-57页 |
| ·旧桩基处理方案 | 第57-59页 |
| ·旧桩基的利用 | 第59-60页 |
| ·新建桥梁工程概况 | 第59页 |
| ·新建桥梁桩基础 | 第59-60页 |
| ·桩基有限元分析 | 第60-66页 |
| ·桩基础变形 | 第61-63页 |
| ·桩基础混凝土强度 | 第63-66页 |
| ·经济效益分析 | 第66-68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| ·结论 | 第68页 |
| ·展望 | 第68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3页 |
|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