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6页 |
| ·复合镀技术 | 第15-19页 |
| ·化学复合镀技术的发展 | 第15-16页 |
| ·化学复合镀技术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| ·化学复合镀层的分类 | 第17-18页 |
| ·化学复合镀的沉积机理 | 第18-19页 |
| ·纳米复合镀的研究 | 第19-24页 |
| ·纳米材料的特性 | 第20页 |
| ·纳米颗粒的团聚与分散 | 第20-21页 |
| ·纳米二硫化钼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| ·二硫化钼的性质 | 第21-22页 |
| ·纳米MoS_2的制备现状 | 第22-23页 |
| ·纳米自润滑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| ·纳米化学复合镀尚需解决的问题 | 第24页 |
| ·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| 第24-26页 |
| 第二章 化学沉积Ni-P/n-MoS_2复合镀层的制备 | 第26-46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6-29页 |
| ·化学镀基础镀液 | 第26-27页 |
| ·纳米二硫化钼表征 | 第27页 |
| ·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| ·试样的准备 | 第28页 |
| ·复合镀的实验装置 | 第28页 |
| ·沉积速率的测定 | 第28-29页 |
| ·复合量的测定 | 第29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9-44页 |
| ·基础镀液的优化 | 第29-30页 |
| ·纳米二硫化钼的表征 | 第30-33页 |
| ·纳米MoS_2的分散研究 | 第33-37页 |
| ·工艺条件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| ·温度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·pH值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| 第38页 |
| ·纳米二硫化钼的加入量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工艺条件对二硫化钼复合量的影响 | 第39-44页 |
| ·温度对复合量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pH值对复合量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加入量对复合量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·表面粗糙度对复合量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| 第三章 Ni-P/n-MoS_2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和组织结构 | 第46-57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6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6-56页 |
| ·温度对镀层的微观形貌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pH值对镀层的微观形貌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| ·纳米二硫化铝不同加入量对镀层的微观形貌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不同表面活性剂对镀层的微观形貌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·镀层的结构分析 | 第51-53页 |
| ·复合镀层的XRD分析 | 第53-55页 |
| ·复合镀层的XPS分析 | 第55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第四章 Ni-P/n-MoS_2复合镀层的摩擦学性能 | 第57-71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57-60页 |
| ·镀层硬度的测量 | 第57页 |
| ·镀层结合强度的定性测量 | 第57-58页 |
| ·镀层摩擦学性能的测定 | 第58-60页 |
| ·环块磨损实验 | 第58-59页 |
| ·端面磨损实验 | 第59-60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0-70页 |
| ·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 | 第60-61页 |
| ·复合镀层的结合能 | 第61页 |
| ·环块磨损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1-65页 |
| ·端面磨损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5-69页 |
| ·Ni-P/n-MoS_2复合镀层自润滑机理分析 | 第69-7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| 第五章 Ni-P/n-MoS_2复合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| 第71-8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71-72页 |
| ·试样 | 第71页 |
| ·孔隙率的测试 | 第71页 |
| ·静态浸泡试验 | 第71-72页 |
| ·极化曲线测量 | 第72页 |
| ·主要实验仪器 | 第72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2-79页 |
| ·镀层孔隙率分析 | 第72-73页 |
| ·镀层腐蚀失重分析 | 第73-77页 |
| ·极化曲线法 | 第77-7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| 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80-82页 |
| ·总结 | 第80-81页 |
| ·展望 | 第81-8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2-87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