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海洋学论文--海洋基础科学论文--海洋气象学论文

真光层辐射特性及其对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的影响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-16页
     ·科学背景第12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标与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·海洋水色卫星观测计划第16-17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7-20页
   ·研究内容、结构和创新点第20-24页
第二章 海洋水色及初级生产力的卫星遥感第24-54页
   ·引言第24-25页
   ·海水的光学特性第25-30页
     ·海水的光学特性第25-29页
     ·海水的分类第29-30页
   ·海洋水色被动遥感及其大气校正第30-34页
   ·叶绿素a 浓度的反演算法简介第34-38页
     ·叶绿素浓度光谱特征与遥感原理第34-36页
     ·CZCS、SeaWiFS 以及MODIS 算法第36-38页
   ·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模式第38-44页
     ·卫星遥感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基本原理第38页
     ·海洋初级生产力模式介绍第38-44页
   ·本文所用的初级生产力模式介绍第44-45页
     ·VGPM 模式第44-45页
     ·修正的VGPM 模式第45页
   ·中国近海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反演精度分析第45-53页
     ·资料介绍第46页
     ·中国近海初级生产力及要素值的反演精度分析第46-5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三章 真光层辐射特性及其对叶绿素和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的影响——敏感性试验第54-74页
   ·引言第54-55页
   ·真光层中辐射传输方法简介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真光层中辐射传输的基本方程第55页
     ·海水中辐射传输模式中的问题第55-56页
     ·蒙特卡洛模拟法简介第56页
   ·本文所采用的模式介绍第56-62页
     ·整体介绍第56-58页
     ·模式的输入第58-60页
     ·光子数的选择第60-62页
   ·不同成分水体对叶绿素a 浓度和海洋初级生产力反演的影响第62-68页
     ·敏感性试验中叶绿素a 浓度、总悬浮物质含量的选取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含有不同叶绿素a 浓度的水体的情况第63-66页
     ·含有不同悬浮物质浓度的水体的情况第66-68页
   ·忽略叶绿素a 浓度的廓线分布对反演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第68-71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71-74页
第四章 中国近海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时空演化第74-114页
   ·引言第74-75页
   ·中国近海初级生产力的时空演化——整体分析第75-83页
     ·中国近海各海域初级生产力的月变化第75-77页
     ·中国近海各海域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第77-82页
     ·中国近海各海域初级生产力的年变化第82-83页
   ·黄海初级生产力的时空演化第83-89页
   ·东海初级生产力的时空演化第89-96页
   ·南海初级生产力的时空演化第96-110页
     ·南海的环流特征第96-98页
     ·南海以及典型区域初级生产力的年际变化特征第98-100页
     ·南海以及典型区域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第100-104页
     ·南海西南部的特例第104-110页
   ·本章结论与讨论第110-114页
     ·影响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分布的因素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1-114页
第五章 亚洲沙尘对中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第114-142页
   ·引言第114-116页
   ·资料和方法第116-123页
   ·沙尘影响黄海近岸水和南海大洋水的围隔实验第123-124页
   ·典型沙尘事件对黄海和南海的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第124-138页
     ·黄海第124-134页
     ·南海第134-138页
   ·亚洲沙尘频次同黄海和南海之间关系的年际变化第138-13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9-142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142-146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42-144页
   ·今后的工作展望及讨论第144-146页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第146-162页
博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及参加项目情况第162-164页
致谢第164页

论文共1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TMS320F2812的天线平台控制系统
下一篇:基于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基金管理人行为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