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涌金莲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2页 |
·引言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4页 |
·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| 第15-20页 |
·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| 第15-18页 |
·地涌金莲研究进展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20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地涌金莲种群表型变异分析 | 第22-4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取样地点 | 第22-23页 |
·取样方法及性状测定方法 | 第23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3页 |
·结果 | 第23-42页 |
·营养性状 | 第23-28页 |
·花部性状 | 第28-33页 |
·果实性状 | 第33-39页 |
·种子性状 | 第39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4页 |
·营养性状 | 第42页 |
·花部性状 | 第42-43页 |
·果实性状 | 第43页 |
·种子性状 | 第43-44页 |
第三章 地涌金莲种群染色体核型分析 | 第44-65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4-46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44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4-45页 |
·统计分析方法 | 第45-4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6-63页 |
·地涌金莲染色体数目 | 第46-47页 |
·野生种群核型 | 第47-54页 |
·栽培种群核型 | 第54-62页 |
·地涌金莲种群核型比较 | 第62-63页 |
·微核 | 第63页 |
·小结 | 第63-65页 |
·地涌金莲染色体数目、大小、形态 | 第63-64页 |
·次缢痕、随体 | 第64页 |
·核型比较 | 第64-65页 |
第四章 地涌金莲种群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| 第65-7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65-67页 |
·材料 | 第6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5-67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67页 |
·结果 | 第67-71页 |
·地涌金莲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 | 第67-69页 |
·地涌金莲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| 第69页 |
·地涌金莲种群间的遗传关系 | 第69-71页 |
·小结 | 第71-72页 |
·地涌金莲遗传多样性水平分析 | 第71页 |
·地涌金莲野生和栽培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71页 |
·分子标记技术在地涌金莲研究中的应用 | 第71-72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72-75页 |
·结论 | 第72-73页 |
·讨论 | 第73-74页 |
·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图版 | 第79-85页 |
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