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29页 |
·苯胺降解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·苯胺特性 | 第11页 |
·苯胺微生物降解的特点 | 第11-12页 |
·苯胺降解细菌 | 第12-13页 |
·苯胺降解途径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·苯胺降解基因簇的克隆 | 第13-15页 |
·苯胺降解代谢途径 | 第15-16页 |
·邻苯二酚双加氧酶的研究进展 | 第16-23页 |
·邻苯二酚1,2-双加氧酶 | 第16-18页 |
·邻苯二酚2,3-双加氧酶 | 第18页 |
·邻苯二酚2,3-双加氧酶结构 | 第18页 |
·不同来源的邻苯二酚2,3-双加氧酶及其性质 | 第18-20页 |
·邻苯二酚2,3-双加氧酶的反应机制 | 第20-22页 |
·邻苯二酚2,3-双加氧酶的应用 | 第22页 |
·邻苯二酚的间位裂解途径 | 第22-23页 |
·苯胺降解菌Delftia tsuruhatensis AD9的研究进展 | 第23-27页 |
·苯胺降解菌Delftia tsuruhatensis AD9的分离 | 第23页 |
·苯胺降解菌Delftia tsuruhatensis AD9的生理生化特性 | 第23页 |
·Delftia tsuruhatensis AD9苯胺降解基因簇的结构及功能 | 第23-27页 |
·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意义 | 第27-28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9-37页 |
·菌株和质粒 | 第29页 |
·生物化学试剂 | 第29页 |
·酶和试剂盒 | 第29页 |
·培养基 | 第29-30页 |
·序列分析及蛋白结构预测 | 第30页 |
·邻苯二酚含量的测定(p-aminophenol方法) | 第30页 |
·提取 RNA | 第30页 |
·反转录 PCR | 第30-31页 |
·邻苯二酚双加氧酶基因的克隆 | 第31-32页 |
·PCR基因片段的回收 | 第32页 |
·pET28a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2-34页 |
·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| 第34页 |
·表达载体的转化及筛选 | 第34页 |
·转化子的鉴定 | 第34页 |
·SDS-PAGE蛋白电泳 | 第34-37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8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7-45页 |
·两个基因的序列分析及蛋白结构比较 | 第37-38页 |
·AD9以苯胺和邻苯二酚为唯一碳源的生长情况 | 第38-39页 |
·RT-PCR研究基因在不同诱导物诱导条件下的表达情况 | 第39-42页 |
·原核表达载体pETC1和pETC2的构建 | 第42-43页 |
·原核表达载体pETCI和pETC2表达产物的SDS-PAGE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C2,3O酶活的测定 | 第44-45页 |
·讨论 | 第45-48页 |
·AD9苯胺代谢途径的特点及其邻苯二酚双加氧酶在代谢途径中的作用 | 第45-46页 |
·AD9苯胺降解基因簇中调控机制的研究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