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导言 冯契哲学中的人格观念 | 第7-10页 |
A、人格 | 第7-8页 |
B、理想人格 | 第8-9页 |
C、“平民化”人格 | 第9页 |
D、“自由”人格 | 第9页 |
E、共产主义“新人”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平民化自由人格学说的理论架构 | 第10-23页 |
第一节 平民人格与自由人格——平民化自由人格的概念特征 | 第10-13页 |
第二节 自由意志与自由个性——平民化自由人格的价值旨归 | 第13-17页 |
第三节 人的发展与哲学演进——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理论基点 | 第17-20页 |
第四节 劳动实践和德性教育——平民化自由人格的培养途径 | 第20-23页 |
第二章 自由德性和自由德行 | 第23-29页 |
第一节 道德行为及其自觉与自愿原则 | 第24-26页 |
第二节 自由德性——理想人格的内在品质 | 第26-28页 |
第三节 自由德行——理想人格的外在展现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人格理念的扬弃与超越:观念史的考察 | 第29-35页 |
第一节 冯契与中国古代“圣贤”人格观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冯契与中国近代“新人”人格观 | 第30-32页 |
第三节 冯契与马克思主义“全面发展自由”的人格观 | 第32-35页 |
第四章 人格与时代:当下语境中的平民化自由人格 | 第35-42页 |
第一节 先进性和广泛性:冯契人格思想的理论价值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权力和金钱祛魅:冯契人格思想的现实意义 | 第37-40页 |
第三节 困境与局限:发展冯契人格思想的理论建言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后记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