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1-6页 |
引言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暴力美学:关于文革记忆的暴力叙事 | 第9-16页 |
第一节 单纯的暴力审美:暴力的美学态度和元素 | 第9-14页 |
第二节 缺席的道德评价:暴力的纯粹化与游戏化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失重的青春:文革记忆中的自由世界与异性 | 第16-21页 |
第一节 青春中的自由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青春中的异性 | 第18-21页 |
第三章 红卫兵与红小兵:暴力与青春的双重变奏 | 第21-31页 |
第一节 革命的贵族:红卫兵情节的家庭因素 | 第21-25页 |
第二节 “亚文化圈”:红卫兵群体的自我想象 | 第25-27页 |
第三节 集体记忆:红卫兵青年心理的政治社会化 | 第27-31页 |
结论 | 第31-36页 |
第一节 消费性文学:失忆的文化与悲剧性的丧失 | 第31-33页 |
第二节 大众传媒 | 第33-36页 |
注释 | 第36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论文摘要 | 第40-43页 |
Abstract | 第43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