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贸易经济论文--各国对外贸易论文--中国对外贸易论文--地方对外贸易论文

广西与东盟经济互动方式研究

摘要第1-6页
 ABSTRACT第6-10页
第一章 导论第10-19页
 一、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
 二、论文的研究介绍第10-12页
 三、经济互动的相关理论第12-19页
第二章 广西与东盟经济互动的条件第19-33页
 第一节 广西与东盟经济互动的前提第19-28页
  一、良好的开放环境第19-21页
  二、密切的经贸联系第21-23页
  三、有潜力的合作空间第23-28页
 第二节 广西与东盟经济互动的有利条件第28-30页
  一、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第28-29页
  二、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第29页
  三、中国—东盟博览会的推动作用第29-30页
  四、次区域合作的参与方第30页
 第三节 广西与东盟经济互动的推进因素第30-33页
  一、中国—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成果的不断取得第30-31页
  二、不断改进的软硬环境第31-32页
  三、经济竞争性的化解和互补性的增强第32-33页
第三章 广西与东盟经济互动的主要方式第33-42页
 第一节 广西与东盟经济互动下的贸易第33-37页
  一、依托各自的比较优势,扩大产业间贸易第33-34页
  二、基于产品差异化和产业内专业化,拓展产业内贸易第34-35页
  三、促进中越双方的边境贸易第35页
  四、发展与东盟的国际工贸合作第35-37页
 第二节 广西与东盟经济互动下的经济技术合作第37-42页
  一、投资第37-39页
  二、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第39-40页
  三、科技合作第40-42页
第四章 广西与东盟经济互动的主要领域第42-49页
 第一节 农业第42-43页
  一、农业资源的互补性与生产要素流动性促进资源的优化整合第42页
  二、技术优势的不同与相互学习借鉴的需要,推进农业技术的交流与合作第42-43页
  三、共同的产业发展目标与各自的优势和特点,形成产业内分工和合作第43页
 第二节 矿产资源与能源开发第43-45页
  一、资源开发程度的差异与资金和技术的优势互补,形成矿产资源与能源的勘探合作第43页
  二、矿产资源与能源的互补性与供需条件的变化,扩大相互贸易并推进合作开发第43-44页
  三、资源开发设备和技术的适宜性与提升资源开发能力的需要,推动产业和技术的转移第44页
  四、供需能力的吻合与合作方式的可行,形成矿产资源和能源合作开发项目第44-45页
 第三节 制造业第45-46页
  一、东盟国家的提供能力与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,形成资金和技术的流动第45页
  二、比较优势的变化,促进产业的转移和承接第45-46页
  三、广西产品的品牌实力与东盟市场的旺盛需求,促进市场的扩大和合作的深入第46页
 第四节 旅游业第46-49页
  一、共商旅游产业发展规划,实现广西与东盟的对接第46-47页
  二、东盟富余资金的获益需要与广西旅游设施的改善相结合,实现区域内整体旅游水平提升第47页
  三、旅游产业对接,促进广西与东盟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第47页
  四、借助东盟国家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,共同组建旅游合作网第47-49页
第五章 广西与东盟经济互动的政策建议第49-53页
 第一节 对政府的政策建议第49-51页
  一、继续完善双方的合作机制第49页
  二、加强为双方企业合作服务的组织机构建设第49页
  三、制定鼓励与东盟实现经济互动的政策措施第49-50页
  四、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第50页
  五、制定与东盟合作的行业指导目录第50页
  六、加强对合作企业的信息服务力度第50-51页
 第二节 对企业的政策建议第51-53页
  一、加强开拓东盟市场的调研,明确目标市场和合作伙伴第51页
  二、充分利用“中国—东盟博览会”,获取商机并推广产品和服务第51页
  三、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双向投资第51-52页
  四、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步伐,拓展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第52页
  五、加强国际化的人才选拔和培养第52页
  六、通过企业间和企业与政府间的协作,拓展东盟市场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构建与研究
下一篇:话剧《雷雨》会话中指人指称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