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 | 第1-9页 |
前言 | 第9-12页 |
上篇 哈蟆油的研究现状及其药效成分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2-36页 |
第一章 哈蟆油的研究现状 | 第13-30页 |
第一节 哈蟆油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一、一般成分 | 第13页 |
二、蛋白质和氨基酸类 | 第13-14页 |
三、脂肪酸及酯类 | 第14-15页 |
四、甾体激素类 | 第15页 |
五、磷脂类 | 第15-16页 |
六、核酸类 | 第16页 |
七、固醇类 | 第16页 |
八、脂溶性维生素和生物活性物质 | 第16-17页 |
九、微量元素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哈蟆油的药理研究及应用现状 | 第18-24页 |
一、与传统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 | 第18-21页 |
二、其他药理作用 | 第21-23页 |
三、应用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| 第24-30页 |
一、基源鉴定法 | 第24-25页 |
二、性状鉴别法 | 第25页 |
三、显微鉴别法 | 第25-26页 |
四、理化鉴别法 | 第26-29页 |
五、生物鉴定法 | 第29-30页 |
第二章 哈蟆油药效成分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30-36页 |
中篇 哈蟆油药效成分的基础研究 | 第36-75页 |
第三章 哈蟆油有效部位的提取及筛选 | 第37-44页 |
第一节 有效部位的提取 | 第38-39页 |
第二节 有效部位的筛选 | 第39-44页 |
一、哈蟆油滋补强壮有效部位的筛选 | 第39-41页 |
二、哈蟆油止咳有效部位的筛选 | 第41-44页 |
第四章 哈蟆油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测定 | 第44-62页 |
第一节 化学成分的分离 | 第44-49页 |
一、滋补强壮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 | 第44-47页 |
二、止咳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 | 第47-49页 |
第二节 化合物结构测定 | 第49-62页 |
一、HM-A 的鉴定 | 第49-51页 |
二、HM-B 的鉴定 | 第51-52页 |
三、HM-C 的鉴定 | 第52-53页 |
四、HM-D 的鉴定 | 第53页 |
五、HM-E 的鉴定 | 第53-55页 |
六、HM-F 的鉴定 | 第55-56页 |
七、HM-G 的鉴定 | 第56页 |
八、HM-H 的鉴定 | 第56-57页 |
九、HM-I 的鉴定 | 第57-62页 |
第五章 1-甲基海因的化学合成及其活性研究 | 第62-75页 |
第一节 海因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| 第62-68页 |
一、药理作用 | 第63-66页 |
二、应用 | 第66-68页 |
第二节 1-甲基海因的化学合成 | 第68-70页 |
一、1-甲基海因的合成方法研究 | 第68-69页 |
二、实验过程 | 第69页 |
三、N-甲氨基乙腈的制备 | 第69-70页 |
四、1-甲基海因的纯化 | 第70页 |
第三节 1-甲基海因的止咳作用 | 第70-75页 |
一、实验材料 | 第70-71页 |
二、实验方法与结果 | 第71-75页 |
下篇 哈蟆油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| 第75-149页 |
第六章 哈蟆油的定性鉴别研究 | 第76-134页 |
第一节 哈蟆油的色谱法鉴别研究 | 第77-125页 |
一、薄层色谱鉴别法 | 第77-89页 |
二、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 | 第89-125页 |
第二节 哈蟆油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 | 第125-134页 |
一、实验方法与结果 | 第125-132页 |
二、讨论 | 第132-134页 |
第七章 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| 第134-149页 |
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哈蟆油中十六烷酸胆甾醇酯含量研究 | 第134-139页 |
一、实验条件 | 第134-135页 |
二、方法学考察 | 第135-138页 |
三、样品中的十六烷酸胆甾醇酯含量测定 | 第138-139页 |
四、结果与讨论 | 第139页 |
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哈蟆油中1-甲基海因含量研究 | 第139-144页 |
一、实验条件 | 第139-140页 |
二、方法学考察 | 第140-142页 |
三、样品中的1-甲基海因含量测定 | 第142-143页 |
四、结果与讨论 | 第143-144页 |
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哈蟆油中胆甾醇含量研究 | 第144-149页 |
一、实验条件 | 第144页 |
二、方法学考察 | 第144-147页 |
三、样品中的胆甾醇含量测定 | 第147-148页 |
四、结果与讨论 | 第148-149页 |
全文总结与讨论 | 第149-152页 |
致谢 | 第152-1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3-162页 |
附图 | 第162-185页 |
读博期间已出版的著作 | 第185页 |
读博期间已获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85-186页 |
读博期间由作者负责的在研课题 | 第186页 |
读博期间中药新药开发的相关研究课题 | 第186-187页 |
摘要 | 第187-192页 |
Abstract | 第192-1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