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IACS散货船结构共同规范的疲劳强度与极限强度分析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| ·船舶疲劳评估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| ·IACS共同规范研究概述 | 第12-15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5-17页 |
| 第2章 疲劳评估的设计波法 | 第17-25页 |
| ·概述 | 第17页 |
| ·设计波法的基本原理 | 第17-21页 |
| ·设计波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| ·载荷控制参数 | 第18-19页 |
| ·设计波系统的确定 | 第19-21页 |
| ·疲劳累积损伤 | 第21-24页 |
| ·设计波中的应力响应计算 | 第21-22页 |
| ·应力范围的长期分布 | 第22-24页 |
| ·疲劳损伤度和疲劳寿命 | 第2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第3章 IACS共同规范疲劳评估简介 | 第25-53页 |
| ·概述 | 第25页 |
| ·装载工况和载荷实例 | 第25-26页 |
| ·疲劳载荷 | 第26-38页 |
| ·舷外水压力 | 第27-30页 |
| ·板上的外部压力 | 第30-31页 |
| ·货舱内的货物压力 | 第31-33页 |
| ·舱内液体压力 | 第33-35页 |
| ·端面载荷 | 第35-38页 |
| ·模型数据提取及处理 | 第38-43页 |
| ·基本概念 | 第38页 |
| ·应力提取 | 第38-39页 |
| ·数据计算处理过程 | 第39-43页 |
| ·基于简化方法的纵骨应力评估 | 第43-50页 |
| ·按简化程序确定的应力范围 | 第43-48页 |
| ·按简化程序确定的平均应力 | 第48-50页 |
| ·CSR疲劳评估原理探讨 | 第50-5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第4章 21万吨散货船疲劳强度规范校核 | 第53-72页 |
| ·概述 | 第53页 |
| ·船体结构说明 | 第53-54页 |
| ·船舶主尺度 | 第53-54页 |
| ·船体结构形式 | 第54页 |
| ·有限元模型简介 | 第54-60页 |
| ·模型范围 | 第54页 |
| ·模型坐标系 | 第54-55页 |
| ·单元与网格 | 第55-56页 |
| ·材料参数 | 第56页 |
| ·单元特性 | 第56-58页 |
| ·边界条件 | 第58页 |
| ·疲劳评估热点位置 | 第58-60页 |
| ·载荷的自动施加 | 第60-61页 |
| ·疲劳分析结果 | 第61-71页 |
| ·热点有限元直接计算 | 第61-68页 |
| ·纵骨CSR简化法计算 | 第68-69页 |
| ·纵骨CCS简化法计算 | 第69-70页 |
| ·简化算法结果分析 | 第70-7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| 第5章 船体梁极限强度校核 | 第72-87页 |
| ·概述 | 第72页 |
| ·极限强度规范校核 | 第72-74页 |
| ·船体梁载荷 | 第72-73页 |
| ·船体梁弯矩 | 第73-74页 |
| ·校核衡准 | 第74页 |
| ·M-χ曲线的计算衡准 | 第74-84页 |
| ·基于增量-迭代方式的简化方法 | 第74-76页 |
| ·基本假定 | 第76页 |
| ·载荷端缩短曲线σ-ε | 第76-81页 |
| ·计算结果 | 第81-84页 |
| ·"一步法"计算船体梁极限弯矩 | 第84-86页 |
| ·假定 | 第84-85页 |
| ·计算步骤 | 第85-86页 |
| ·计算结果 | 第8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| 结论 | 第87-8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9-9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92-93页 |
| 致谢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