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分析化学论文

原子吸收法在造船材料分析中的应用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1章 绪论第11-15页
   ·论文的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发展状况第12-14页
   ·论文主要工作简介第14-15页
第2章 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第15-28页
   ·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第15页
   ·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第15-16页
   ·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第16-22页
     ·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光源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原子化器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分光器第20页
     ·检测系统第20页
     ·干扰效应第20-22页
   ·背景校正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·用邻近非共振线校正背景第22页
     ·连续光源校正背景第22页
     ·赛曼效应校正背景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自吸效应校正背景第23-24页
   ·测定条件的选择第24-26页
   ·分析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3章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钢中锰、铬、镍、铜第28-60页
   ·前言第28页
   ·试验部分第28-43页
     ·酸度试验第28-30页
     ·酸度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灯电流试验第31-34页
     ·燃烧器高度和燃助比的试验第34-40页
     ·各种元素的干扰试验第40-43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3-58页
     ·酸度试验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最佳工作参数讨论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基体及共存元素的干扰及消除干扰的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分析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精密度试验及标样分析结果对照第47-50页
     ·测定的范围第50-51页
     ·试样分析结果对比第51-56页
     ·回收试验第56-57页
     ·检出极限和灵敏度第57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60页
第4章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白合金中锑、铜、镉、镍、铁、铅第60-71页
   ·引言第60页
   ·试验部分第60-64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工作参数第60-61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分析方法第62页
     ·工作曲线的绘制第62-6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4-69页
     ·酸度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 ·基体的干扰第65页
     ·共存元素的干扰第65-66页
     ·方法的精密度,准确度与分析结果第66-69页
     ·回收率的测定第69页
     ·方法的检出极限和灵敏度第6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9-71页
第5章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白铜中镍、锰、铁、锌、铅第71-82页
   ·引言第71页
   ·试验部分第71-72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72-81页
     ·酸度的影响第72页
     ·工作条件的选择第72-76页
     ·基体的干扰第76-77页
     ·共存元素的干扰第77-78页
     ·方法的精密度、准确度与分析结果第78-80页
     ·方法的检出极限和灵敏度第80-8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6章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铝合金中锰、镁、铁、铜、锌、铬、镍第82-96页
   ·引言第82页
   ·试验部分第82-8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84-95页
     ·酸度的影响第84-87页
     ·燃烧头位置第87-88页
     ·基体的干扰第88页
     ·共存元素的干扰第88-91页
     ·氯化锶溶液的加入量第91-92页
     ·仪器的检出极限和灵敏度第92-93页
     ·精密度试验及标准分析结果第93-95页
     ·回收试验第9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5-96页
结论第96-97页
参考文献第97-99页
攻读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9-100页
致谢第100-101页
个人简历第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沈从文的乡土文学创作理想和创作意识
下一篇: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