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计算机仿真论文

基于多Agent协作的网络虚拟仪器实验室的研究

摘要第1-11页
Abstract第11-15页
第1章 绪论第15-18页
   ·选题背景第15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发展前景第16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·论文结构第17-18页
第2章 相关研究综述第18-23页
   ·网络虚拟仪器实验室的概述第18-20页
     ·虚拟仪器第18页
     ·虚拟仪器实验室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虚拟仪器发展过程第19页
     ·虚拟仪器的构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·硬件平台第19页
       ·软件结构第19-20页
   ·Agent 的概述第20-21页
     ·Agent 的基本结构第20-21页
     ·Agent 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1页
   ·网络虚拟仪器实验室中实验的类型第21-22页
   ·小结第22-23页
第3章 模拟仿真实验的设计第23-30页
   ·虚拟仪器的软件开发平台第23页
     ·LabVIEW 开发平台介绍第23页
     ·LabVIEW 程序组成第23页
   ·虚拟实验仪器的软件设计方案第23-29页
     ·双通道虚拟示波器实验第23-26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实验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迭混现象实验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信号处理实验第28-29页
   ·小结第29-30页
第4章 远程测控实验的设计第30-37页
   ·系统硬件平台的配置第30-33页
     ·NI PCI 6014 采集卡的性能第30页
     ·NI PCI 6014 采集卡的安装第30页
     ·基于 LabVIEW 的数据采集系统总体结构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数据采集设备的设置和测试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·MAX第32页
       ·在传统 NI-DAQ 系统中进行设备设置与测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·在 NI-DAQmx 系统中进行设备设置与测试第32-33页
   ·在 LabVIEW 中实现模拟信号采集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在传统 DAQ 系统中创建应用程序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采集的通道第33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采集的函数第33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采集函数的数据组织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在 DAQmx 系统中创建应用程序第34页
       ·DAQ Assistant 的应用第34页
       ·DAQmx 数据采集函数第34页
   ·远程测控实验软件设计方案第34-36页
     ·模拟输入(AI)实验第34-35页
     ·从 DAQ 设备的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实验第35页
     ·热量膨胀实验第35-36页
   ·小结第36-37页
第5章 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实现第37-40页
   ·模拟仿真实验的实现第37-38页
   ·远程测控实验的实现第38-40页
第6章 多 Agent 系统的分析第40-52页
   ·多 Agent 系统(MAS)第40-42页
     ·概述第40页
     ·组织结构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协作模型第41页
     ·通信机制第41-42页
   ·JADE 平台介绍第42-46页
     ·FIPA 简介第42页
     ·FIPA 管理模式第42-43页
     ·FIPA 交互协议第43-44页
     ·JADE 的框架结构第44-45页
     ·JADE 的通讯子系统第45-46页
   ·使用 JADE 开发 MAS 的不足第46-47页
   ·基于 J2EE 的 Agent 开发的实现第47-51页
     ·JADE 同 J2EE 的接口逻辑设计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客户端访问 Agent 途径第48-50页
     ·Agent 和 EJB 之间的通讯第50-51页
   ·小结第51-52页
第7章 多 Agent 的协作实验平台的实现第52-63页
   ·系统总体建模第52-54页
     ·系统结构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·系统工作流程第53-54页
   ·多 Agent 工作模型第54-58页
     ·用户 Agent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协作 Agent第55-58页
     ·任务 Agent第58页
   ·系统功能实现第58-60页
     ·角色设计第58-59页
     ·用户行为设计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·学生行为设计第59页
       ·教师行为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·管理员行为分析第60页
   ·系统数据库设计第60-62页
   ·系统开发软硬件环境第62页
   ·小结第62-63页
结论与展望第63-64页
 1 本文工作总结第63页
 2 下一步工作展望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附录A 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
下一篇:车间设备集成控制系统中数控机床状态监测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