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1-7页 |
导言 | 第7-11页 |
(一) 选题背景 | 第7页 |
(二) 理论综述 | 第7-11页 |
一、分析框架与资料来源 | 第11-13页 |
(一) 分析框架 | 第11页 |
(二)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| 第11-13页 |
二、农村义务教育考察 | 第13-17页 |
(一) 政府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不懈努力 | 第13-15页 |
(二) 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贫困化 | 第15-16页 |
(三)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悖论 | 第16-17页 |
三、社会排斥:农村义务教育贫困化的维持机制 | 第17-32页 |
(一) 二元化政策:社会排斥的制度性根源 | 第17-22页 |
(二) 经营化教育:转型期社会排斥的主要原因 | 第22-27页 |
(三) 文本空间生产:社会排斥单向度意义再造 | 第27-29页 |
(四) 剥夺性“去权”:社会排斥的“未预性后果” | 第29-32页 |
四、反“社会排斥”:义务教育公平、和谐发展何以可能 | 第32-40页 |
(一) 教育公平理论 | 第32-35页 |
(二) 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| 第35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注释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45-48页 |
ABSTRACT | 第48-51页 |
后记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