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磁电阻效应及其理论模型 | 第8-13页 |
·磁电阻效应定义及其分类 | 第8-10页 |
·磁电阻效应的基本理论模型 | 第10-13页 |
·双钙钛矿氧化物A_2FeMoO_6(A=Ba、Sr、Ca)的基本性质 | 第13-23页 |
·晶体结构 | 第13-14页 |
·电子结构 | 第14-16页 |
·磁学性质 | 第16-18页 |
·电输运性质和磁电阻效应 | 第18-23页 |
·B位掺杂的双钙钛矿氧化物A_2B′B″O_6体系研究进展 | 第23-24页 |
·双钙钛矿氧化物A_2B′B″O_6复合体系的研究进展 | 第24-26页 |
·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方法及实验原理 | 第27-33页 |
·样品制备方法简介 | 第27-28页 |
·固相反应法制备 | 第27页 |
·金属EDTA(乙二铵四乙酸)配合物热解法制备 | 第27页 |
·溶胶凝胶法制备 | 第27-28页 |
·多晶粉末衍射((XRD)原理及数据收集 | 第28-32页 |
·粉末衍射数据的指标化 | 第29-30页 |
·空间群的测定 | 第30页 |
·X射线定量相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Sr_2FeMoO_6的制备、表征、结构分析及电磁特性研究 | 第33-43页 |
·Sr_2FeMoO_6的制备、表征及结构分析 | 第33-39页 |
·Sr_2FeMoO_6的制备 | 第33-34页 |
·Sr_2FeMoO_6凝胶干粉的差热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Sr_2FeMoO_6的XRD及结构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Sr_2FeMoO_6的扫描电镜(SEM)图谱分析 | 第37页 |
·Sr_2FeMoO_6的有序度的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Sr_2FeMoO_6的电磁特性 | 第39-42页 |
·Sr_2FeMoO_6的磁性 | 第39-40页 |
·Sr_2FeMoO_6的电输运特性 | 第40-42页 |
·Sr_2FeMoO_6的磁电阻效应 | 第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Sr_2FeMoO_6基复合体系的制备及电磁特性研究 | 第43-55页 |
·Sr_2FeMoO_6/CuO复合体系的制备、表征及电磁特性 | 第43-48页 |
·纳米CuO的制备、XRD分析及表征 | 第43-44页 |
·Sr_2FeMoO_6/CuO复合体系的制备、XRD分析及表征 | 第44-45页 |
·Sr_2FeMoO_6/CuO复合体系的磁性 | 第45-46页 |
·Sr_2FeMoO_6/CuO复合体系的电阻特性 | 第46-47页 |
·Sr_2FeMoO_6/CuO复合体系的磁电阻效应 | 第47-48页 |
·Sr_2FeMoO_6/La_(0.67)Sr_(0.33)MnO_3复合体系的制备、表征及电磁特性 | 第48-54页 |
·La_(0.67)Sr_(0.33)MnO_3的制备、XRD分析及表征 | 第48-49页 |
·Sr_2FeMoO_6/La_(0.67)Sr_(0.33)MnO_3复合体系的制备、XRD分析及表征 | 第49-50页 |
·Sr_2FeMoO_6/La_(0.67)Sr_(0.33)MnO_3复合体系的磁性 | 第50-51页 |
·Sr_2FeMoO_6/La_(0.67)Sr_(0.33)MnO_3复合体系的电输运性质 | 第51-52页 |
·Sr_2FeMoO_6/La_(0.67)Sr_(0.33)MnO_3复合体系的磁电阻效应 | 第52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Sr_2Fe_(1-x)Ni_xMoO_6(x=0.1-0.4)的制备、结构分析及磁学性质 | 第55-59页 |
·Sr_2Fe_(1-x)Ni_xMoO_6(x=0.1-0.4)的制备与结构分析 | 第55-57页 |
·Sr_2Fe_(1-x)Ni_xMoO_6(x=0.1-0.4)的制备 | 第55页 |
·Sr_2Fe_(1-x)Ni_xMoO_6(x=0.1-0.4)的XRD图谱分析及表征 | 第55-56页 |
·Sr_2Fe_(1-x)Ni_xMoO_6(x=0.1-0.4)的结构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Sr_2Fe_(1-x)Ni_xMoO_6(x=0.1-0.4)的B位有序度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Sr_2Fe_(1-x)Ni_xMoO_6(x=0.1-0.4)的磁学性质 | 第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