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问题的缘起 | 第7-8页 |
二、理论回顾与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1、文献回顾 | 第8页 |
2、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三、谱系:社区服务和家政服务机构的运行 | 第9-10页 |
四、拐点:作为一种新生活方式的家政服务业 | 第10-18页 |
1、女性家政服务人员职业史的剖析 | 第10-11页 |
2、无奈的接受:城乡妇女进入家政服务岗位的选择 | 第11-13页 |
(1) 城乡隔离和性别隔离:未经区分的重叠? | 第11-12页 |
(2) 家庭角色的延续? | 第12-13页 |
(3) "被性别化了"(genderlized)的职业固化? | 第13页 |
3、能动的选择:新的职业认同 | 第13-18页 |
(1) 职业培训:一种外在的赋予 | 第14页 |
(2) 特殊的吸引: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| 第14-15页 |
(3) "单位人"的延续 | 第15-18页 |
五、深描:女性家政服务员职业过程中的多维关系 | 第18-22页 |
1、体验:家政服务员职业实践的微观分析 | 第18-21页 |
(1) 责任伦理 | 第18-19页 |
(2) 个人情感 | 第19-20页 |
(3) 矛盾冲突 | 第20-21页 |
2、认同:作为"娘家人"的家政组织 | 第21-22页 |
3、协商:组织化的力量 | 第22页 |
六、嬗变:家政服务业何以可为? | 第22-34页 |
1、地位提升与关系调和: | 第23-29页 |
(1) 张力:多重家庭角色的冲突 | 第23-25页 |
(2) 转变:对个体家庭角色的新认知 | 第25-26页 |
(3) 弥合:家庭地位的提升 | 第26-29页 |
2、自我实现与主体回归 | 第29-34页 |
(1) 自主意识 | 第29页 |
(2) 竞争意识 | 第29-30页 |
(3) 进取意识 | 第30-31页 |
(4) 创新意识 | 第31-34页 |
七、小结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: | 第35-36页 |
附表 | 第36-40页 |
后记 | 第40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