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物馆展示的情节设计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·问题产生的缘由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历史研究概况 | 第11页 |
·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“情节”的概述 | 第12-16页 |
·“情节”的概念 | 第12-14页 |
·定义 | 第12-13页 |
1. 影视剧中的情节 | 第12页 |
2. 博物馆展示中的情节 | 第12-13页 |
3. 博物馆展示中的情节与影视剧中的情节的关系 | 第13页 |
·情节、故事、展示脚本三者的关系 | 第13-14页 |
·情节点与情节线的关系 | 第14页 |
·博物馆展示中的简单情节和复杂情节 | 第14页 |
·博物馆展示中的主要情节与次要情节 | 第14-16页 |
第三章 博物馆展示中情节设计的特点及意义 | 第16-21页 |
·博物馆展示的情节设计特点 | 第16-19页 |
·明确的情节线索 | 第16页 |
·强调空间设计的序列性 | 第16-17页 |
·特定的参观时间 | 第17-18页 |
·故事的完整性 | 第18页 |
·以人为导向的特征 | 第18-19页 |
·博物馆展示的情节设计意义 | 第19-21页 |
·提高观众的参观兴趣 | 第19页 |
·丰富展示信息 | 第19页 |
·它是传达展示内容的途径 | 第19-20页 |
·促进人与展品之间的交流 | 第20-21页 |
第四章 博物馆展示中情节设计的手段 | 第21-38页 |
·对客观因素的利用 | 第21页 |
·事件原生地的利用 | 第21页 |
·人文环境的体现 | 第21页 |
·展示空间序列的组合手段 | 第21-31页 |
·导向性的手段 | 第23-24页 |
·连续性的空间处理 | 第24页 |
·节奏感的运用 | 第24-25页 |
·悬念的营造 | 第25-26页 |
·突转的有效手段 | 第26-27页 |
·伏笔的暗语运用 | 第27页 |
·借景手法的选择 | 第27-29页 |
·休止符介入空间 | 第29页 |
·光影空间的营造 | 第29-30页 |
·色彩对空间的组织 | 第30-31页 |
·展示空间中情节点的设计 | 第31-36页 |
·展示空间中情节点数量的控制 | 第31页 |
·场景空间营造 | 第31-32页 |
·展示主体场景化渲染 | 第32-33页 |
·互动式的体验与手段 | 第33-34页 |
·坡道与台阶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 | 第34页 |
·将休息空间融入总体规划 | 第34-35页 |
·声音作为叙事手段 | 第35-36页 |
·动作的运用 | 第36页 |
·博物馆展示中情节线的设计 | 第36-38页 |
·情节线的串联 | 第36-37页 |
·情节线的关联 | 第37页 |
·情节线的循环 | 第37页 |
·情节线的穿插 | 第37-38页 |
结论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附录: | 第42-43页 |
甘肃省博物馆自然馆展示设计概况 | 第42-43页 |